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30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所述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溶气腔、旁通件和起泡器。所述溶气腔具有通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旁通件具有从入口到出口依次相接的渐缩段、喉部和渐扩段,所述喉部连接所述通气口且所述旁通件的出口连接所述溶气腔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起泡器连接所述出液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可以提高气泡生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泡发生装置和洗涤设备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气泡发生装置和具有该气泡发生装置的洗涤设备。
技术介绍
洗碗机是使用化学、机械、热和电力的方法,对碗、盘子、玻璃器皿、刀叉和蒸煮器具等餐具进行洗涤、漂洗和干燥的机器。目前,家用洗碗机均使用喷水清洗方式。然而这种喷水式洗碗机一方面由于喷水角度问题,难于清洗普通中式餐具,另一方面由于清洗液体在喷射后与餐具的接触时间短,其清洗效果总是差强人意。鉴于此,喷水式洗碗机一直未能在中国家庭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气泡发生装置,可以提高气泡生成率。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该气泡发生装置的洗涤设备。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包括:溶气腔、旁通件和起泡器。所述溶气腔具有通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旁通件具有从入口到出口依次相接的渐缩段、喉部和渐扩段,所述喉部连接所述通气口且所述旁通件的出口连接所述溶气腔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起泡器连接所述出液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可以提高气泡生成率。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气腔的至少一部分成回转壳体,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连接于所述回转壳体上。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沿所述回转壳体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朝远离所述溶气腔的方向延伸。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中的一个沿所述溶气腔的顺时针方向朝远离所述溶气腔的方向延伸,且另一个沿所述溶气腔的逆时针方向朝远离所述溶气腔的方向延伸。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之间的夹角在120°到180°的范围内。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沿所述回转壳体的切线方向延伸。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口设于所述溶气腔的顶部,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溶气腔的下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气腔的下部为圆桶形状。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气腔的上部为在从下至上的方向上逐渐收缩的形状。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布置于经过所述溶气腔的中心线的一个平面的相对两侧。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分别设于所述溶气腔上的不同壁上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口高于所述出液口。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通气阀,所述通气阀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口连通。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气泵,所述通气阀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溶气腔的通气口和所述气泵。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泡发生装置还包括进液阀,所述进液阀连接所述旁通件的入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洗涤设备,包括根据前述的气泡发生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中的旁通件(文丘里管)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中的旁通件(射流泵的局部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的溶气腔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的溶气腔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的溶气腔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剖视图。附图标记:气泡发生装置100,溶气腔1,通气口101,进液口102,出液口103,进液口102的进液方向A,出液口103的出液方向B,旁通件2,渐缩段21,喉部22,渐扩段23,起泡器3,进液阀4,气泵5,通气阀6。具体实施方式微气泡具有带电吸附性、洗涤剂助溶性、气泡破裂产生机械震动等特性。该技术可能为洗涤剂溶解、去油脂、果蔬去农残、污染物过滤等环节提供帮助,并提高洗净率。微气泡发生技术可以分为:电解、超声波空化、节流空化、低压吸气等方式。其中,提高压力可以增加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率,增加节流空化过程产生的气泡浓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洗涤泵的能量生产微气泡的装置,可以利用微气泡参与到洗涤设备的洗涤过程中。本技术中的洗涤设备可以为包括洗碗机在内的清洁设备。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100,包括:溶气腔1、旁通件2和起泡器3。其中,溶气腔1具有通气口101、进液口102和出液口103,进液口102用于液体进入到溶气腔1内;出液口103用于溶气腔1内的液体排出,具体而言,出液口103可用于含气泡的液体送出;通气口101用于通气,气体可以通过通气口101进入溶气腔1,溶气腔1内的气体也可以通过通气口101送出。旁通件2具有从入口到出口依次相接的渐缩段21、喉部22和渐扩段23,也就是说,在旁通件2的入口到旁通件的出口之间,依次设有渐缩段21、喉部22以及渐扩段23,喉部22连接通气口101,旁通件2的出口连接溶气腔1的进液口。这样,液体可以通过旁通件流入溶气腔1内,从旁通件流入到溶气腔1内的液体中的一部分气体会释放到溶气腔中,而溶气腔1内的气体(包括溶气腔内本来存有的气体、以及从旁通件流入的液体中释放出的一部分气体)也可以通过通气口101流入到喉部22内,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结构。起泡器3连接出液口103。其中,旁通件2的具有入口和出口,渐缩管21从旁通件2的入口朝向喉部22收缩,渐扩段23与喉部22相连并向远离喉部22的方向扩张至出口,可以将旁通件2的出口连接溶气腔1。起泡器3与溶气腔1的出液口103连接,将溶气腔1内送出溶入有气体的液体打散形成具有气泡的液体。在液体经过旁通件2时,由于旁通件2的形状,使得液体可以在旁通件2内进行高速低压的流动,将溶气腔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口101吸入到旁通件2内形成气液混合流体,然后进入到溶气腔1的溶气腔内,液体在溶气腔内做进一步的气液混合。在溶气腔中,液体中的一部分气体跟随液体进入到起泡器中产生气泡,而液体中的另一部分气体可能会析出进入到溶气腔上部,并可再次流向旁通件2。并在经过起泡器3后产生具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当然,从通气口进入到旁通件中的气体也可以完全溶解于液体中,并全部跟随液体进入起泡器内生成气泡。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泡发生装置100,有效地提高了液体内的溶气率,从而提高气泡生成效率和效果。因此,通过本技术气泡发生装置100,可以产生携带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在液体参与到洗涤中时,在气泡的作用下,会提升洗涤的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溶气腔,所述溶气腔具有通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n旁通件,所述旁通件具有从入口到出口依次相接的渐缩段、喉部和渐扩段,所述喉部连接所述通气口且所述旁通件的出口连接所述溶气腔的进液口以形成循环回路;/n起泡器,所述起泡器连接所述出液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溶气腔,所述溶气腔具有通气口、进液口和出液口;
旁通件,所述旁通件具有从入口到出口依次相接的渐缩段、喉部和渐扩段,所述喉部连接所述通气口且所述旁通件的出口连接所述溶气腔的进液口以形成循环回路;
起泡器,所述起泡器连接所述出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腔的至少一部分成回转壳体,且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连接于所述回转壳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沿所述回转壳体的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朝远离所述溶气腔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大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中的一个沿所述溶气腔的顺时针方向朝远离所述溶气腔的方向延伸,且另一个沿所述溶气腔的逆时针方向朝远离所述溶气腔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方向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方向之间的夹角在120°到18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介彭满华黄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洗涤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