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挤水装置及清洁桶。挤水装置包括:所述挤水结构包括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均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第一挤水件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能够相互靠近,以将胶棉拖把头夹紧。相对于现有技术,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简便,不仅对胶棉拖把的拖把头自身的损害较低,还能够提高对胶棉拖把头的挤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水装置及清洁桶
本技术涉及清洁用品
,尤其是涉及一种挤水装置及清洁桶。
技术介绍
拖把是日常清洁卫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清洁工具,其种类繁多,其中胶棉拖把由于不需要用手直接接触胶棉头就能拧干,不脏手,使用方便,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虽然胶棉拖把能够自身进行挤水,但是胶棉拖把长时间使用后其自身的挤水结构挤水的效果会随之下降,不仅影响其挤水的效果,还会使胶棉拖把的拖把头的寿命降低,且影响其清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胶棉拖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挤水效果好的挤水装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水装置,包括:挤水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挤水结构包括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均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第一挤水件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能够相互靠近,以将胶棉拖把头夹紧。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和连杆;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挤水件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座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挤水件第一挤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设有所述连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挤水件远离所述第二挤水件一侧;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所述第一挤水件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挤水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挤水件包括第一板体和多组第一连接柱,多组所述第一连接柱沿第一板体靠近所述第二挤水件的一侧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挤水件包括第二板体和多组第二连接柱,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柱沿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挤水件的一侧间隔分布,且多组第二连接柱与多组第一连接柱交错设置,以使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凸起平行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体还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二通孔均匀分布在所述凸起上。进一步地,所述挤水装置还包括复位结构;所述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复位结构,所述复位结构用于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复位结构包括复位弹簧和连接件;所述复位弹簧设在清洁桶侧壁的滑槽中,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卡设在所述滑槽中,并位于所述复位弹簧的上方,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处的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座顶端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挤水件的下方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支臂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槽和所述第二连接槽中。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桶,包括桶体、把手和罩盖和如上所述的挤水装置;所述桶体内间隔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桶体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桶体的一侧壁形成有挤水区,所述罩盖卡设在所述挤水区的上方,所述挤水区内设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和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把手卡设在桶体开口端,并与所述桶体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罩盖上设有两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滑槽的上方,所述限位杆用于限制所述复位弹簧的移动范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水装置,包括:挤水结构和支撑结构;所述挤水结构包括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的下方均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的连接处能够向下运动,以使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相互靠近,将胶棉拖把头夹紧。当需要对胶棉拖把进行挤水时,将胶棉拖把的拖把头放在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处,并向下按压胶棉拖把,此时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相互转动,且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分别与支撑结构产生转动,以使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相互靠近,进而能够将胶棉拖把的拖把头夹紧,以将胶棉拖把的拖把头中的水挤出。相对于现有技术,这种方式不仅操作简便,不仅对胶棉拖把的拖把头自身的损害较低,还能够提高对胶棉拖把头的挤水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桶,包括如上所述的挤水装置,还包括桶体、把手和罩盖;所述桶体内间隔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桶体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挡板与所述桶体的一侧壁形成有挤水区,所述罩盖卡设在所述挤水区的上方,所述挤水区内设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用于和所述支撑结构连接;所述把手卡设在桶体开口端,并与所述桶体可拆卸连接。其提供了一种能够为胶棉拖把挤水的清洁桶,使胶棉拖把的拖把头中技出的水能够被收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挤水装置上设有罩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第一挤水件;200-第二挤水件;300-支撑结构;400-罩盖;500-连接件;600-桶体;700-把手;110-第一板体;120-第一连接柱;111-凸起;112-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210-第二板体;220-第二连接柱;310-第一支撑部;320-第二支撑部;330-连杆;311-第一支座;312-第一支臂;321-第二支座;322-第二支臂;410-限位杆;610-挡板;620-滑槽;630-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挤水装置,包括:挤水结构和支撑结构300;所述挤水结构包括第一挤水件100和第二挤水件200,所述第一挤水件100和所述第二挤水件2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100和所述第二挤水件200均与所述支撑结构300转动连接,第一挤水件100第二挤水件200所述第一挤水件100和所述第二挤水件200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能够相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水结构和支撑结构;/n所述挤水结构包括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均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第一挤水件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能够相互靠近,以将胶棉拖把头夹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水结构和支撑结构;
所述挤水结构包括第一挤水件和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均与所述支撑结构转动连接,第一挤水件第二挤水件所述第一挤水件和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连接处的一端能够相互靠近,以将胶棉拖把头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连杆;
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座上,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挤水件第二挤水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第二支座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挤水件第一挤水件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支座和所述第二支座之间设有所述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挤水件远离所述第二挤水件一侧;
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挤水件远离所述第一挤水件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水装置还包括转轴;
所述第一挤水件包括第一板体和多组第一连接柱,多组所述第一连接柱沿第一板体靠近所述第二挤水件的一侧间隔分布;
所述第二挤水件包括第二板体和多组第二连接柱,多组所述第二连接柱沿第二板体靠近所述第一挤水件的一侧间隔分布,且多组第二连接柱与多组第一连接柱交错设置,以使所述转轴穿过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凸起平行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还设有多个第一通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雪山,
申请(专利权)人:韩雪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