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个互相随时随地可以连接和拆卸的单元件组成环形圈,而固定两个相邻的导管,连接导管的大小范围较大,单元件一侧设有连接口、枢孔、导轨,而另一侧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连接头和枢轴,可通过拼插式快捷连接,连接部位设有与枢孔向对应的卡口、扣件和枢转,从而可以防止脱落,非一次性使用,利用率较高,运输便利,采用碳钢材质,操作简单,可通过锤击方式直接击打而加固连接,无需焊接,设置内侧壁、底壁和外侧壁,并且三者直接可形成上下对称的卡槽,卡槽用于卡接连接的导管内壁,从而实现无需对位找准,另外,内侧壁和外侧壁的长度较大,连接的稳定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导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工工业制造工程中,工业导管无疑成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而导管由于运输和建造过程中体型完全不同,运输中需要导管成较短的体型便于运输和装卸,而在化工厂建造时,需要将导管连接,连接处要保证密封性。现有的导管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在焊接初期需要使用大型吊机悬吊,然后需要多个人找准导管的端部,防止接头错边,然后焊工在找准后的导管对接处焊接多个周向分布的固定点,之后再采用包括的焊接步骤有:1、焊接前确认电路铁在允许使用状态温度;2、施焊: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烙铁,进入备焊状态;3、加热焊件:烙铁头靠在两焊件的连接处,加热整个焊件全体,时间约为1-2秒钟;4、送入焊丝:焊件的焊接面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焊锡丝从烙铁对面接触焊件;5、移开焊丝:当焊丝熔化一定量后,立即向左上45度方向移开焊丝;6、移开烙铁:焊锡浸润焊盘和焊件的施焊部位以后,向右上45度方向移开烙铁,结束焊接。此种连接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人工操作量较大,无法批量连接,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可能造成泄漏,引起化工生产中的重大事故,暴力切割拆卸,无法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其包括多数个呈弧形的单元件,其可连续组成一环圈,且依单元件的数量决定该环圈的内径;各单元件分别具有一外侧壁、一内侧壁及底壁,其中外侧壁固定连接地设于底壁一侧,内侧壁为工字型结构并可滑动地设于底壁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上下对称的卡槽,卡槽用于卡接导管的侧壁,底壁上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与内侧壁的上下端连接部滑动连接,内侧壁的上下端连接部固定连接设有承力滑块,所述承力滑块可在第一滑槽内移动,所述承力滑块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让位槽,所述让位槽远离径向圆心侧内壁上设有第一斜面部,所述外侧壁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底壁上方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L”型承力架,所述“L”型承力架竖直部伸进所述让位槽内并且设有第二斜面部,第一斜面部与第二斜面部可滑动连接产生挤压力相向移动,在相邻两个导管连接时,由于对接时产生的压力而压动“L”型承力架下移,从而可将内侧的内侧壁向外移动与外侧壁合拢而夹紧从而连接固定;外侧壁一侧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侧壁上设有枢孔,所述枢孔径向圆心侧设有导轨,所述单元件对应个枢孔设有一卡扣组件;所述外侧壁另一侧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枢轴,枢轴上下端贯穿连接头,以供相邻的单元件的枢轴经该导轨滑入该另一单元件的枢孔中;还包括环形密封圈,环形密封圈横截面为凹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圈内部设有橡胶垫圈,且该环形密封圈为两个180°部分组成一圈状而包裹多个单元件连续组成的环圈,其具有两连接断面,且连接断面上设有固定肋板,相邻两个固定肋板设有一螺柱,在通过若干个单元件固定后的导管连接处,将环形密封圈连同成环形圈的单元件全部密封,防止泄露,可实现导管的密封输送。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组件,为上下相对称的一组,包括与各导轨各枢孔对应的卡口、与卡口对应的扣件和枢转;其中,所述卡口与所述导轨相互贯通,所述卡口一侧连通设有导向槽,所述扣件包括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扭力弹簧、推力弹簧,所述第一锁扣通过枢转而伸入该卡口并可扣住相邻单元的枢轴,所述扭力弹簧设置于枢转上向里侧推压第一锁扣,所述第二锁扣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而伸入该开口内并限制因第一锁扣的转动而使相邻单元件的枢轴脱落,所述推力弹簧与所述第二锁扣和导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刺牙,用以防止挤压稳定后的外侧壁松动,相邻导管在连接后由于没有轴向上的固定点,刺牙可防止“L”型承力架回移,进而防止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较为松动,从而避免较易脱落并且会发生松动。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壁、内侧壁、底壁、第一锁扣、第二锁扣、“L”型承力架、承力滑块为碳钢,连接时可通过锤击敲打等方式安装单元件,碳钢刚度较大,防止单元件损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斜面部的坡度角所对应的径向方向长度大于所需连接的导管内壁与内侧壁之间缝隙的宽度,可实现连接导管时,最大可能的将导管夹紧,防止出现移动空间限制。进一步的,所述枢轴的长度大于连接口的宽度,而伸进卡口内被所述第一锁扣限制,枢轴既能贯穿导轨而伸进卡口内便于第一锁扣限制,又不会限制第一锁扣的正常工作。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壁和内侧壁,高度相同,为40-50cm,较大轴向的加固相邻的导管,增加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密封圈为金属合金,具有一定的挠性,在通过螺柱拧紧时,在收缩张力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挠性可将缝隙处填补,完全密封。2.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互相随时随地可以连接和拆卸的单元件组成环形圈,而固定两个相邻的导管,连接导管的大小范围较大,单元件一侧设有连接口、枢孔、导轨,而另一侧设有与之相对应的连接头和枢轴,可通过拼插式快捷连接,连接部位设有与枢孔向对应的卡口、扣件和枢转,从而可以防止脱落,非一次性使用,利用率较高,运输便利,采用碳钢材质,操作简单,可通过锤击方式直接击打而加固连接,无需焊接,设置内侧壁、底壁和外侧壁,并且三者直接可形成上下对称的卡槽,卡槽用于卡接连接的导管内壁,从而实现无需对位找准,另外,内侧壁和外侧壁的长度较大,连接的稳定性较高,内侧壁与底壁为滑动连接,在导管连接时的位置特性基础上,而设置了“L”型承力架、承力滑块、第一斜面部、第二斜面部,从而将导管连接时的轴向对接力转化为夹紧固定力,“L”型承力架还具备防回位的刺牙,进一步增加了稳定性,使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装置在实用性上大大的提高,实现了焊接连接方式的稳定性。此外,为了实现导管通过焊接连接时的密闭性,设置了由两个180°圆弧件组成的环形密封圈,其可将由多个单元件组成的环形圈以及各缝隙全部包裹密封,从而实现导管连接处的密封性,实用性较高,对未来导管应用提供较好的连接技术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多个单元件组装成完成环形圈时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多个单元件组装成完成环形圈时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环形密封圈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环形密封圈的横截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单元件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单元件的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单元件的爆炸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相邻两单元件的连接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完全连接在两个导管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请参阅图1-9,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其包括多数个呈弧形的单元件101,其可连续组成一环圈,且依单元件101的数量决定该环圈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数个呈弧形的单元件(101),其可连续组成一环圈,且依单元件(101)的数量决定该环圈的内径;各单元件(101)分别具有一外侧壁(1011)、一内侧壁(1013)及底壁(1012),其中外侧壁(1011)固定连接地设于底壁(1012)一侧,内侧壁(1013)为工字型结构并可滑动地设于底壁(1012)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上下对称的卡槽,卡槽用于卡接导管的侧壁,底壁(1012)上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滑槽(1014),第一滑槽(1014)内与内侧壁(1013)的上下端连接部滑动连接,内侧壁(1013)的上下端连接部固定连接设有承力滑块(1016),所述承力滑块(1016)可在第一滑槽(1014)内移动,所述承力滑块(1016)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让位槽(1017),所述让位槽(1017)远离径向圆心侧内壁上设有第一斜面部(1032),所述外侧壁(1011)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底壁(1012)上方的第二滑槽(1025),所述第二滑槽(1025)内滑动连接有“L”型承力架(1015),所述“L”型承力架(1015)竖直部伸进所述让位槽(1017)内并且设有第二斜面部(1024),第一斜面部(1032)与第二斜面部(1024)可滑动连接产生挤压力相向移动;外侧壁(1011)一侧设有连接口(1020),所述连接口(1020)侧壁上设有枢孔(1021),所述枢孔(1021)径向圆心侧设有导轨(1022),所述单元件(101)对应个枢孔(1021)设有一卡扣组件;所述外侧壁(1011)另一侧设有连接头(1018),所述连接头(1018)上设有枢轴(1019),枢轴(1019)上下端贯穿连接头(1018),以供相邻的单元件(101)的枢轴(1019)经该导轨(1022)滑入该另一单元件(101)的枢孔(1021)中;/n还包括环形密封圈(106),环形密封圈(106)横截面为凹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圈(106)内部设有橡胶垫圈(104),且该环形密封圈(106)为两个180°部分组成一圈状而包裹多个单元件(101)连续组成的环圈,其具有两连接断面,且连接断面上设有固定肋板(102),相邻两个固定肋板(102)设有一螺柱(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数个呈弧形的单元件(101),其可连续组成一环圈,且依单元件(101)的数量决定该环圈的内径;各单元件(101)分别具有一外侧壁(1011)、一内侧壁(1013)及底壁(1012),其中外侧壁(1011)固定连接地设于底壁(1012)一侧,内侧壁(1013)为工字型结构并可滑动地设于底壁(1012)上,且二者之间形成上下对称的卡槽,卡槽用于卡接导管的侧壁,底壁(1012)上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一滑槽(1014),第一滑槽(1014)内与内侧壁(1013)的上下端连接部滑动连接,内侧壁(1013)的上下端连接部固定连接设有承力滑块(1016),所述承力滑块(1016)可在第一滑槽(1014)内移动,所述承力滑块(1016)中心设有上下贯穿的让位槽(1017),所述让位槽(1017)远离径向圆心侧内壁上设有第一斜面部(1032),所述外侧壁(1011)侧壁上设有位于所述底壁(1012)上方的第二滑槽(1025),所述第二滑槽(1025)内滑动连接有“L”型承力架(1015),所述“L”型承力架(1015)竖直部伸进所述让位槽(1017)内并且设有第二斜面部(1024),第一斜面部(1032)与第二斜面部(1024)可滑动连接产生挤压力相向移动;外侧壁(1011)一侧设有连接口(1020),所述连接口(1020)侧壁上设有枢孔(1021),所述枢孔(1021)径向圆心侧设有导轨(1022),所述单元件(101)对应个枢孔(1021)设有一卡扣组件;所述外侧壁(1011)另一侧设有连接头(1018),所述连接头(1018)上设有枢轴(1019),枢轴(1019)上下端贯穿连接头(1018),以供相邻的单元件(101)的枢轴(1019)经该导轨(1022)滑入该另一单元件(101)的枢孔(1021)中;
还包括环形密封圈(106),环形密封圈(106)横截面为凹形结构,所述环形密封圈(106)内部设有橡胶垫圈(104),且该环形密封圈(106)为两个180°部分组成一圈状而包裹多个单元件(101)连续组成的环圈,其具有两连接断面,且连接断面上设有固定肋板(102),相邻两个固定肋板(102)设有一螺柱(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输送工程中用的导管无缝连接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
申请(专利权)人:李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