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舱气动清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24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动清淤系统,用于船舱底部清淤工作。主要包括柴油机、空气压缩机、储气罐、气动清淤泵、分离器、储淤泥罐、储液罐、蝶阀、蝶阀控制开关。所述空气压缩机与柴油机以及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与节流器、气体流量计和压力变送器连接;所述气动清淤泵与输气管线、排出管线、吸入管线连接;所述吸入管线上包括蝶阀控制开关、吸入头;所述排出管线和储淤泥罐、储液罐之间安装有分离器,能够分离排出管线中的固液两相,以便后续淤泥和污水的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机械结构简单,能够减少舱底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缩短洗舱时间,使货舱能够尽快投入下一次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同时防火防爆,保证作业的安全。

A kind of cabin pneumatic dredg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舱气动清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动清淤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船舱气动清淤系统。
技术介绍
原油船、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担负着世界货物海运量的绝大部分,且船型多、数量大,因此被称为三大主力船型。原油船、散货船装载货物都是在货舱中,货舱是指甲板下的内部空间,用来存放和运送货物。目前,货船(原油船)的货舱在变更装货,检修时需要进行清洗,即便装运同一种货物,从防锈观点出发也须喷涂涂层,因此在装货前需进行洗舱。但目前舱底淤泥的清洁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货船在航行中或停泊期间会安排少数船员进行洗舱,但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后,污水在舱底与残留物混合形成淤泥,且淤泥具有粘度高的特点,部分情况下可能会含固体杂质。大多数货船(原油船)上没有淤泥举升设备,基本上是靠舱底作业人员将淤泥清理到桶内再提升到甲板,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油船的油舱清理需要在防火防爆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不能有电,同时必须有尺寸限制,方便作业人员操作,所以一般的抽吸泵无法使用,至今国内未见相关产品和专利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目前尚无适用于船舱清淤的设备的现状,提供一种机械结构简单、高效、低成本、防爆、安全可靠的船舱气动清淤系统。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船舱清淤系统,主要包括柴油机、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卷管装置、分离器、储淤泥罐、储液罐、气动清淤泵、输气管线、排出管线、吸入管线、蝶阀、蝶阀控制开关。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管线与柴油机和储气罐连接;所述卷管装置与输气管线、排出管线相连;所述气动清淤泵连接输气管线、排出管线和吸入管线;所述分离器与排出管线、储淤泥罐、储液罐相连;所述蝶阀与蝶阀控制开关相连。工作原理:柴油机带动空气压缩机产生高压空气,进入气动清淤泵,在负压腔中形成较高的真空度。在将吸入头放置在淤泥中时,淤泥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泵中,并跟随压缩空气一起被举升到甲板,经过分离后被输送到储泥罐和储液罐中。优选的,所述气动清淤泵(15)采用双层管结构,压缩空气从外层管输入,从喷嘴(20)射出。淤泥从吸入管线(17)进入混合室,随后从内层管输出。结构特点决定其方便布置,整体尺寸小,具有更好的移运性能,能够胜任舱底的清洁任务,同时防火防爆,保证作业的安全。优选的,所述气动清淤泵(15)上端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连接,下端与吸入管线(17)相连。优选的,所述排出管线(14)与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之间安装有分离器(9),用以分离淤泥中的固液两相。优选的,所述储气罐(4)出口管线上装有节流器(5)、气体流量计(6)和压力变送器(7)。优选的,所述蝶阀(16)与蝶阀控制开关(18)组成控制系统,通过调节控制开关控制气体流量的大小,进而控制抽吸力度的大小。优选的,所述排出管线(14)连接有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用以储存淤泥和污水,以便后续的处理。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机械结构简单,无转动部件且耐腐蚀,能满足零液面工作,动力设备远离泵(或淤泥和淤沙),泵(泵吸入口)移动方便要求,检修及维修简便,符合原油船防爆要求。(2)该系统能满足工况要求,减少舱底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缩短洗舱的时间,使货舱能够尽快地投入下一次使用中,节约生产成本。(3)该系统在抽吸易燃易爆的物料时,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真空度高,自吸能力强,且径向尺寸容易控制,便于舱内悬挂或移动。(4)该系统采用喷射式气动清淤泵,其整体尺寸小,方便布置,具有良好的移运性能,能够胜任舱底的清洁任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喷射泵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甲板,2为柴油机,3为空气压缩机,4为储气罐,5为节流器,6为气体流量计,7为压力变送器,8为卷管装置,9为分离器,10为储淤泥罐,11为储液罐,12为舱底,13为输气管线,14为排出管线,15为气动清淤泵,16为蝶阀,17为吸入管线,18为蝶阀控制开关,19为吸入头。图2中:13为输气管线,14为排出管线,17为吸入管线,20为喷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船舱气动清淤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主要包括柴油机(2)、空气压缩机(3)、储气罐(4)、气动清淤泵(15)、分离器(9)、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蝶阀(16)、蝶阀控制开关(18)。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管线与柴油机(2)以及储气罐(4)连接;所述储气罐(4)与节流器(5)、气体流量计(6)和压力变送器(7)连接;所述卷管装置(8)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相连;所述气动清淤泵(15)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吸入管线(17)连接;所述吸入管线(17)上包括蝶阀控制开关(18)、吸入头(19);所述输气管线(13)上装有蝶阀(16),与吸入管线(17)上的蝶阀控制开关(18)相连;所述排出管线(14)和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之间安装有分离器(9),能够分离排出管线(14)中的固液两相,以便后续淤泥和污水的处理。工作原理:柴油机(2)带动空气压缩机(3)产生高压空气,高压空气经过储气罐(4)稳定后,由输气管线(13)进入气动清淤泵(15),压缩空气从喷嘴(20)高速射出,高速射流卷吸走负压腔内的气体,形成较高的真空度。淤泥从吸入管线(17)被吸入负压腔内,随后进入混合室中。在混合室中高能量的压缩空气和低能量的淤泥充分混合,使能量相互交换,达到输送液体的目的。作业人员手持吸入头(19)在舱底作业,可以通过调节蝶阀控制开关(18)控制蝶阀(16)进而控制气动清淤泵(15)的抽吸大小,在将吸入头(19)放置在淤泥中时,淤泥在负压的作用下被吸入泵中,并跟随压缩空气一起通过排出管线(14)被举升到甲板,经过分离器(9)分离后被输送到储淤泥罐(10)和储液罐(1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要包括柴油机(2)、空气压缩机(3)、储气罐(4)、气动清淤泵(15)、分离器(9)、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蝶阀(16)、蝶阀控制开关(18),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管线与柴油机(2)以及储气罐(4)连接;所述储气罐(4)与节流器(5)、气体流量计(6)和压力变送器(7)连接;所述卷管装置(8)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相连;所述气动清淤泵(15)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吸入管线(17)连接;所述吸入管线(17)上包括蝶阀控制开关(18)、吸入头(19);所述输气管线(13)上装有蝶阀(16),与吸入管线(17)上的蝶阀控制开关(18)相连;所述排出管线(14)和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之间安装有分离器(9),能够分离排出管线(14)中的固液两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要包括柴油机(2)、空气压缩机(3)、储气罐(4)、气动清淤泵(15)、分离器(9)、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蝶阀(16)、蝶阀控制开关(18),所述空气压缩机(3)通过管线与柴油机(2)以及储气罐(4)连接;所述储气罐(4)与节流器(5)、气体流量计(6)和压力变送器(7)连接;所述卷管装置(8)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相连;所述气动清淤泵(15)与输气管线(13)、排出管线(14)、吸入管线(17)连接;所述吸入管线(17)上包括蝶阀控制开关(18)、吸入头(19);所述输气管线(13)上装有蝶阀(16),与吸入管线(17)上的蝶阀控制开关(18)相连;所述排出管线(14)和储淤泥罐(10)、储液罐(11)之间安装有分离器(9),能够分离排出管线(14)中的固液两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动清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清淤泵(15)采用双层管结构,压缩空气从外层管输入,从喷嘴(20)射出,淤泥从吸入管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功祥钟升级吕志忠胥卜轩宋华严陶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