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转子组及具有该螺杆转子组的氢循环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23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组和氢循环泵,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所述的从动转子相互啮合;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

Screw rotor group and hydrogen circulation pump with screw rotor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杆转子组及具有该螺杆转子组的氢循环泵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工程设计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螺杆转子组及具有该螺杆转子组的氢循环泵。
技术介绍
双螺杆氢循环泵是用于氢燃料电池的无油回转机械,继承了双螺杆机械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机械振动噪声小,易维护等优点。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氢能源作为新能源已经被发展和普及,应用到飞机、火车以及汽车等工业领域。氢循环泵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在螺杆机械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螺杆转子组是双螺杆氢循环泵中的核心部件。螺杆转子组包括一对相互啮合且旋向相反的转子组,所述的转子组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电机相连,主动转子通过齿轮结构带动从动转子在气缸内转动,从而完成吸排气过程。转子型线是影响循环泵性能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的螺杆转子组结构较复杂、加工较麻烦、成本较高,而且现有技术的螺杆转子的转子面积利用系数较低,使得的双螺杆氢循环泵的气密性和容积效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杆转子组,该螺杆转子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通过优化连接齿根圆和节圆的曲线,能够增大转子面积利用系数,增加容积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螺杆转子组,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所述的从动转子相互啮合;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1B1,第一过渡圆弧B1C1,点啮合摆线C1D1,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和第二过渡圆弧E1F1;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共轭包络线A2B2,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点啮合摆线C2D2,过渡曲线D2E2和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和主动转子型线均为中心对称。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螺杆转子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氢循环泵的螺杆转子组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1B1,第一过渡圆弧B1C1,点啮合摆线C1D1,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和第二过渡圆弧E1F1;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包络线A2B2,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点啮合摆线C2D2,过渡曲线D2E2和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从动转子和主动转子的型线组成曲线简单,且两转子均关于中心堆成,在运转时无偏心力矩产生,满足静平衡和动平衡条件,且型线完全共轭,满足啮合条件。使用该设计方法可以提高转子的面积利用系数,增加容积效率。螺杆转子组加工简单,节省成本。使用该转子组的双螺杆氢循环泵具有较好的气密性和容积效率。作为改进,所述的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具有相同的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外圆半径为r1e,内圆半径为r1i;所述的从动转子第一过渡圆弧与第二过渡圆弧具有相同半径为r1p,中心距为Ac;传动比为i;从动转子坐标定义在坐标系O1X1Y1,主动转子定义在坐标系O2X2Y2;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的直线A1B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11表示直线的X坐标,y011表示直线的Y坐标,t011表示直线的范围,直线长度为l1。作为改进,所述的从动转子的第一过渡圆弧B1C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12表示圆弧的X坐标,y012表示圆弧的Y坐标,t012表示圆弧的旋转角度范围;第一过渡圆弧的圆心在横坐标轴上,距离圆心距离为l1,第一过渡圆弧的半径为r1p;第一过渡圆弧在B1点与直线相切,C1点在从动转子齿顶圆与主动转子齿根圆的切点。作为改进,所述的从动转子的点啮合摆线C1D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13表示摆线的X坐标,y013表示摆线的Y坐标,t013表示摆线的啮合转角;摆线在D1点与齿底圆弧相切;摆线的基圆半径为齿根圆半径r1i,滚圆半径为齿顶圆半径r1e,摆径为中心距Ac;啮合转角根据余弦定理求得。作为改进,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的直线共轭包络线A2B2,通过啮合条件求得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21表示包络线的X坐标,y021表示包络线的Y坐标,表示啮合转角,k=i+1;啮合条件为非线性方程,通过给定的t值可求得相应的带入方程求得曲线A2B2坐标。作为改进,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的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通过啮合条件求得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22表示包络线的X坐标,y022表示包络线的Y坐标,表示啮合转角,k=i+1;啮合条件为非线性方程,通过给定的t值可求得相应的带入方程求得曲线B2C2坐标。作为改进,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的点啮合摆线C2D2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23表示摆线的X坐标,y023表示摆线的Y坐标,t023表示摆线的啮合转角;摆线在C2点与第二段曲线B2C2相切;摆线的基圆半径为齿根圆半径r1i,滚圆半径为齿顶圆半径r1e,摆径为中心距Ac;啮合转角根据余弦定理求得。作为改进,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的过渡曲线D2E2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通过二元二次多项式y2=ax2+bx+c在两端点满足光滑连续条件求得:其中,x024表示过渡曲线的X坐标,y024表示过渡曲线的Y坐标,t023表示过渡曲线的坐标范围,其中,左边界为第三段曲线摆线右端点D2的横坐标,右边界为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左端点E2的横坐标;参数a,b和c的值可通过D2点和E2点坐标以及E2点斜率组成的三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作为改进,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的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为过渡曲线D2E2的共轭包络线,通过求解共轭条件得到;所述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的直角参数方程为:作为改进,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的第二过渡圆弧E1F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15表示第二过渡圆弧的X坐标,y015表示第二过渡圆弧的Y坐标,t015表示圆弧的啮合角度范围,θ为过渡圆弧E1F1所对应角度;第二过渡圆弧的圆心在从动转子坐标系O1X1Y1的坐标原点,第二过渡圆弧半径为r1p;第一过渡圆弧在E1点与过渡曲线共轭包络线D1E1相切,F1点与相连接的直线相切。作为改进,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的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其中,x025表示圆弧的X坐标,y025表示圆弧的Y坐标,t024表示圆弧的啮合角度范围;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的圆心在主动转子坐标系原点,半径为Ac-r1p。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氢循环泵,该螺杆转子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通过优化连接齿根圆和节圆的曲线,能够增大转子面积利用系数,增加容积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氢循环泵,包括上述任何一种所述的螺杆转子组。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的氢循环泵,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氢循环泵的螺杆转子组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1B1,第一过渡圆弧B1C1,点啮合摆线C1D1,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和第二过渡圆弧E1F1;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包络线A2B2,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点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杆转子组,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所述的从动转子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杆转子组,包括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所述的主动转子与所述的从动转子相互啮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A1B1,第一过渡圆弧B1C1,点啮合摆线C1D1,过渡曲线共轭线D1E1和第二过渡圆弧E1F1;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包括直线共轭包络线A2B2,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点啮合摆线C2D2,过渡曲线D2E2和第二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E2F2;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和主动转子型线均为中心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杆转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转子与从动转子具有相同的外圆半径和内圆半径,外圆半径为r1e,内圆半径为r1i;所述的从动转子第一过渡圆弧与第二过渡圆弧具有相同半径为r1p,中心距为Ac;传动比为i;从动转子坐标定义在坐标系O1X1Y1,主动转子定义在坐标系O2X2Y2;所述的从动转子型线的直线A1B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其中,x011表示直线的X坐标,y011表示直线的Y坐标,t011表示直线的范围,直线长度为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转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转子的第一过渡圆弧B1C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其中,x012表示圆弧的X坐标,y012表示圆弧的Y坐标,t012表示圆弧的旋转角度范围;第一过渡圆弧的圆心在横坐标轴上,距离圆心距离为l1,第一过渡圆弧的半径为r1p;第一过渡圆弧在B1点与直线相切,C1点在从动转子齿顶圆与主动转子齿根圆的切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转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转子的点啮合摆线C1D1的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其中,x013表示摆线的X坐标,y013表示摆线的Y坐标,t013表示摆线的啮合转角;摆线在D1点与齿底圆弧相切;摆线的基圆半径为齿根圆半径r1i,滚圆半径为齿顶圆半径r1e,摆径为中心距Ac;啮合转角根据余弦定理求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杆转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的直线共轭包络线A2B2,通过啮合条件求得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其中,x021表示包络线的X坐标,y021表示包络线的Y坐标,表示啮合转角,k=i+1;啮合条件为非线性方程,通过给定的t值可求得相应的带入方程求得曲线A2B2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杆转子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转子型线的第一过渡圆弧共轭包络线B2C2,通过啮合条件求得直角坐标参数方程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炯焱卢阳周坤王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鲍斯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