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19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涉及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模型、雕塑展示方式单一,效果相对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展品平台以及影像展示装置,所述影像展示装置包括场景墙和用于投影影像至场景墙的投影系统,所述展品平台位于场景墙的前侧且其上台面和场景墙的下端面持平,所述展品平台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更换展品的推送装置,所述展品平台上部开设有供展品送出容纳腔的通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将三维的立体展品和虚拟的影像相结合,可相对更好的对展品做展示,展示效果更佳。

Integration device of stereo shaping and digital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媒体展览展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展览展示领域,对于一些模型、雕塑的展示相对单一,其大多只是在指定展位树立模型等,然后在左近树立信息介绍牌进行介绍。在游客对模型做观赏时,其通过主动阅读信息介绍牌上的内容或由相关人员做讲解,完成对模型的背景等做了解。上述对模型、雕塑等的展示效果相对较差,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将三维的立体展品和虚拟的影像相结合,可相对更好的对展品做展示,展示效果更佳。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包括展品平台以及影像展示装置,所述影像展示装置包括场景墙和用于投影影像至场景墙的投影系统,所述展品平台位于场景墙的前侧且其上台面和场景墙的下端面持平,所述展品平台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用于更换展品的推送装置,所述展品平台上部开设有供展品送出容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展品平台(1)以及影像展示装置(2),所述影像展示装置(2)包括场景墙(21)和用于投影影像至场景墙(21)的投影系统(22),所述展品平台(1)位于场景墙(21)的前侧且其上台面和场景墙(21)的下端面持平,所述展品平台(1)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更换展品的推送装置(3),所述展品平台(1)上部开设有供展品送出容纳腔(11)的通口(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展品平台(1)以及影像展示装置(2),所述影像展示装置(2)包括场景墙(21)和用于投影影像至场景墙(21)的投影系统(22),所述展品平台(1)位于场景墙(21)的前侧且其上台面和场景墙(21)的下端面持平,所述展品平台(1)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更换展品的推送装置(3),所述展品平台(1)上部开设有供展品送出容纳腔(11)的通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系统(22)包括主机(221)和数据连接于主机(221)的投影仪(222),所述投影仪(222)投影于场景墙(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多个用于存储展品的储物格(5),多个所述储物格(5)横向排布且背离场景墙(21)的一侧呈开口结构,所述推送装置(3)包括位于储物格(5)背离场景墙(21)一侧的基座(31)和中转座(32),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驱使基座(31)升降的升降机构(33),所述基座(31)的上部设置有横移机构(34),所述中转座(32)固定于横移机构(34)的动作部,所述通口(12)位于中转座(32)的移动线路的上方,所述容纳腔(11)内设置有用于将展品送出或送入储物格(5)的送物机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塑形与数字技术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3)包括交叉剪式升降机、伸缩缸结构以及竖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瑞信展览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