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18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包括:水汽分离器;冷却装置;冷凝罐;和/或酸性气体去除装置;其中,通过某一装置的流体出口连接至另一装置的流体入口的连接方式,使用PVC塑料管连通该水汽分离器、冷却装置、冷凝罐和/或酸性气体去除装置,形成该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该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针对地热井分类采集流体样品实现了对中、高温地热井中的地热水、冷凝水、非冷凝气体和除酸性组分的气体等系列地热流体样品的采集,其操作过程简单、安全,可以高效地完成适用于多种目标组分的地热流体样品的收集。

Full flow sampling system for geothermal wel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
技术介绍
开发利用地热能对实现节能减排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有重要意义。地热流体反映的热源性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水循环时间等信息是科学指导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重要依据。因此,利用安全、高效、便捷的采样装置,在地表采集完整的地热流体样品且最大限度降低组分散失和空气污染,是获得可靠的地热流体物理化学参数的基础。地热开采井的流体样品可以分为水蒸汽、地热水和非冷凝气体。目前地热井中流体样品采集方法是:地热井放喷过程中,直接在井口收集热水;安装水汽分离器采集地热水和气体样品。但上述方法面临如下技术问题或缺陷:井口直接收集流体样品时,气相样品大量散失,收集难度大。地热开采井中的流体流量大、温度高、压力强,在井口迅速降温、减压条件下发生强烈脱气。脱气作用使大量地热水变为水蒸汽,并伴随水中溶解的非冷凝气体迅速散失。自然放喷时,只能收集到发生蒸汽散失的地热水,且流体温度越高,蒸汽散失比例越大,收集到的流体样品越少;对蒸汽散失后的地热水进行溶解气提取,将存在显著的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汽分离器,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以及连通水汽分离器内外空间的挡管,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所述挡管位于水汽分离器内部空间的上端口高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挡管位于外部空间的下端口形成出气口;/n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旋管和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旋管具有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且所述冷却旋管完全浸没于装满冷水的所述冷却水箱中;/n冷凝罐,具有第三流体入口和第三流体出口,所述第三流体入口为一直通至冷凝罐内部的长管,在所述冷凝罐的底部或侧壁还设有一球阀出口,所述球阀出口低于所述第三流体出口;/n其中,通过某一装置的流体出口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汽分离器,具有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出口以及连通水汽分离器内外空间的挡管,所述第一流体入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一流体出口,所述挡管位于水汽分离器内部空间的上端口高于所述第一流体入口,所述挡管位于外部空间的下端口形成出气口;
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旋管和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旋管具有第二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出口,且所述冷却旋管完全浸没于装满冷水的所述冷却水箱中;
冷凝罐,具有第三流体入口和第三流体出口,所述第三流体入口为一直通至冷凝罐内部的长管,在所述冷凝罐的底部或侧壁还设有一球阀出口,所述球阀出口低于所述第三流体出口;
其中,通过某一装置的流体出口连接至另一装置的流体入口的连接方式,使用PVC塑料管连通所述水汽分离器、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冷凝罐,形成所述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热井全流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酸性气体去除装置,包括第四流体入口和第四流体出口,所述第四流体入口和第四流体出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酸性气体去除装置的两端,且在所述酸性气体去除装置的内部装满酸性气体吸附剂;
其中,通过某一装置的流体出口连接至另一装置的流体入口的连接方式,使用PVC塑料管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天娇庞忠和李捷廖大卫李义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