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油田井下设备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开采期。由于含水不断增加,造成举升费用过高、采收率下降,油井开采接近甚至到达经济开采极限。当生产井含水超过98%,就不具备经济开采价值。未开采的水平井成为了可开发的重要资源,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提高和钻井成本大幅度下降,水平井开采技术已经越来越被开采者所采用。小排量深井采油是有杆泵显著优点,目前大多数水平井采取深井泵—抽油机方式在直井段生产,若降低流压,必须加大泵挂深度,定向井有杆泵采油时,必须采取较好的扶正措施防止严重偏磨。但是抽油泵倾角(大于45°)不能够过大,无法解决杆、管偏磨问题,常规泵就会出现阀球启闭滞后现象,导致泵效下降。同时深井采油时若增加螺杆泵等动力设备,需要在地面增添必要的动力提供装置,这增加了地面装置的复杂性。因此提供一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及方法适应深井、水平井和斜井的开采显得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这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包括采出系统、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和注入系统;采出系统包括上螺杆泵(3)、导流叶片(13)、储液腔(11)、上接口(1),上接口(1)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2)顶部,上接口(1)连接上螺杆泵(3)出口,上螺杆泵(3)设置于油管(4)内,上螺杆泵(3)通过上联轴器(5)与旋流器溢流管(7)相连接;上封隔器(6)和下封隔器(17)将油管(4)和套管(2)间的环形空间隔出储液腔(11),油管(4)上设有的进液孔(15)与储液腔(11)相通,储液腔(11)内设有的导流叶片(13)与油管(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其特征在于:这种射流泵-双螺杆泵同井注采复合举升系统包括采出系统、井下油水分离系统和注入系统;采出系统包括上螺杆泵(3)、导流叶片(13)、储液腔(11)、上接口(1),上接口(1)通过螺纹连接在套管(2)顶部,上接口(1)连接上螺杆泵(3)出口,上螺杆泵(3)设置于油管(4)内,上螺杆泵(3)通过上联轴器(5)与旋流器溢流管(7)相连接;上封隔器(6)和下封隔器(17)将油管(4)和套管(2)间的环形空间隔出储液腔(11),油管(4)上设有的进液孔(15)与储液腔(11)相通,储液腔(11)内设有的导流叶片(13)与油管(4)焊接连接,油管(4)上设有楔形导流孔(8),楔形导流孔(8)一端与旋流器入口(9)相通,楔形导流孔(8)另一端与储液腔(11)相通;
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为水力旋流器(10),水力旋流器(10)设置于储液腔(11)对应的油管(4)内,旋流器底流管通过下联轴器(14)连接下螺杆泵(16)入口;
注入系统包括下螺杆泵(16)、射流泵(24)、桥式封隔器(20),下螺杆泵(16)出口位于储液腔(11)之下,下螺杆泵(16)出口与出液管(18)连接,出液管(18)连接射流泵(24),射流泵(24)包含喷嘴(21)、喉管(27)、扩散管(26),桥式封隔器(20)与喉管(27)焊接连接,油管(4)内设置有封液板,封液板将扩散管(26)出口封闭,扩散管管壁设有导液孔;桥式封隔器(20)包含球阀(22)和封隔器导液孔(23),球阀(22)的入口与油管(4)与套管(2)之间的环形空间相通,球阀(22)的出口与射流泵进液孔(19)相通,封隔器导液孔(23)将桥式封隔器(20)两端的油管(4)导通。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秋羽,刘合,王素玲,姜民政,程天才,刘伟,蒋薇,赵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