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身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078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塑身裤,包括塑身裤本体,所述塑身裤本体包括收腹片、盖片和裤身,所述收腹片设于所述裤身的后方,所述收腹片的两侧用于从所述裤身的后方绕至所述裤身的前方,所述收腹片上设有连接其两侧的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盖片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收腹片的一侧,所述盖片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收腹片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盖片与所述收腹片的连接处靠近所述收腹片的中部,使所述盖片的两侧均与所述收腹片连接时将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所述盖片的下方,使腹面平整,进而使平穿外衣后的腹部平整,实现穿着美观。

A kind of body shaping pa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身裤
本技术涉及服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塑身裤。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形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因此,塑身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塑身裤在市场上较为常见,大体都采用弹性织物材料制成,通常制作为一体。制成的塑身裤通过弹性纤维的作用使塑身裤紧紧包裹住身体,而实现塑身的目的。通常塑身裤上设置收紧腹部的收腹片,收腹片从身后往前拉紧,并在腹部前通过排扣等连接装置扣紧。但是,穿上塑身裤再穿外衣,外衣紧贴身体,会将连接收腹片的排扣等连接装置显现出来,使外衣不平整,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着美观塑身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身裤,包括塑身裤本体,所述塑身裤本体包括收腹片、盖片和裤身,所述收腹片设于所述裤身的后方,所述收腹片的两侧用于从所述裤身的后方绕至所述裤身的前方,所述收腹片上设有连接其两侧的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盖片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收腹片的一侧,所述盖片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收腹片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盖片与所述收腹片的连接处靠近所述收腹片的中部,使所述盖片的两侧均与所述收腹片连接时将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所述盖片的下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分别设置所述收腹片两侧的多排扣圈和扣钩,同排所述扣圈或所述扣钩沿所述收腹片的竖向设置,所述收腹片上设有多排沿其横向设置的所述扣钩和/或所述扣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纽扣,所述纽扣包括扣体和扣盖,所述扣体连接在所述收腹片上,所述盖片上连接与所述扣体相应的所述扣盖,所述收腹片上设有沿其横向设置的多排所述扣体,同排所述扣体沿所述收腹片的竖向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裤身的臀部位置设有用于露出臀部的第一空洞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塑身裤本体还包括裆部和第一遮挡片,所述裆部设于两个所述裤腿之间,所述裤身的前侧设有第二空洞部,所述第二空洞部位于所述裆部的上方,所述第一遮挡片设于所述第二空洞部内,且所述第一遮挡片的下侧与所述第二空洞部的下侧连接,所述第一遮挡片的两侧与所述第二空洞部的两内侧通过拉链连接。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二遮挡片,所述第二遮挡片覆盖在所述第二空洞部的上部,所述第二遮挡片的周侧均与所述裤身连接,且所述第二遮挡片的两侧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空洞部的两侧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塑身裤本体为弹性布。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塑身裤本体还包括和连接在所述裤身下端的两个裤腿,所述裤腿包括大腿部和小腿部,所述大腿部和所述小腿部制作为一体。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裤身的上侧设有松紧带。本技术的塑身裤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收腹片上连接盖片,当收腹片的两侧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后,将连接在收腹片一侧的盖片与收腹片的另一侧连接,将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盖片下,使腹面平整,进而使平穿外衣后的腹部平整,实现穿着美观。2、本技术的连接装置设置了多排连接扣,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体形和需求进行调节,提高塑身效果,通用性强。可进一步收腹。本技术通过在收腹片设置横向排列的多排扣体,可随连接扣的调整来调节盖片的覆盖,保证盖片始终覆盖连接扣。此外,第一空洞部可实现不脱下塑身裤进行解手。裆部和第一遮挡片使塑身裤适用于男性,裤身前侧的第二空洞部可在不脱下裤子进行小解。第二遮挡片可遮挡第一遮挡片连接的拉链,避免尴尬。本技术的裤腿包括连接为一体的大腿部和小腿部,对大腿和小腿塑形,且可防止仅设置大腿部时裤腿的卷曲。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塑身裤的第一视角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塑身裤的第二视角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遮挡片连接后的塑身裤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收腹片连接后的塑身裤状态示意图。图中,1、收腹片;2、裤身;201、第一空洞部;202、第二空洞部;3、裤腿;4、扣圈;5、扣钩;6、盖片;7、扣体;8、扣盖;9、裆部;10、第一遮挡片;11、拉链;12、第二遮挡片;13、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塑身裤,包括塑身裤本体,塑身裤本体包括收腹片1、盖片6和裤身2,收腹片1设于裤身2的后方,收腹片1的两侧用于从裤身2的后方绕至裤身2的前方,收腹片1上设有连接其两侧的第一连接装置,盖片6的一侧连接在收腹片1的一侧,盖片6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收腹片1的另一侧连接,且盖片6与收腹片1的连接处靠近收腹片1的中部,使盖片6两侧均与收腹片1连接时将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盖片6的下方。本实施例通过在收腹片1上连接盖片6,当收腹片1的两侧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后,将连接在收腹片1一侧的盖片6与收腹片的另一侧连接,将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盖片6下,使腹面平整,进而使平穿外衣后的腹部平整,实现穿着美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扣,连接扣包括分别设置收腹片1两侧的多排扣圈4和扣钩5,同排扣圈4或扣钩5沿收腹片1的竖向设置,收腹片1上设有多排沿其横向设置的扣钩5和/或扣圈4,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体形和需求进行调节,提高塑身效果,通用性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第二连接装置为纽扣,纽扣包括扣体7和扣盖8,扣体7连接在收腹片1上,盖片6上连接与扣体7相应的扣盖8,收腹片1上设有沿其横向设置的多排扣体7,同排扣体7沿收腹片1的竖向设置,本实施例在每排设置了两个扣体7,可随连接扣的调整来调节盖片6的覆盖,保证盖片6始终覆盖连接扣。另外,本实施例的裤身2的臀部位置设有用于露出臀部的第一空洞部201,收腹片1设于裤身2对应臀部和腹部的位置,且收腹片1的下侧连接在裤身2上且连接在第一空洞部201的下方,收腹片1与裤身2连接处为收腹片1的中部位置,本实施例通过在裤身2的臀部位置开设第一空洞部201,可以在不脱下裤子的情况下裸露臀部进行解手,并且在裤身2后方设置收腹片1,收腹片1对应臀部和腹部的位置,收腹片1的两侧从裤身2的后方绕至裤身2的前方,再通过连接装置将收腹片1的两侧连接,在身体的前方连接收腹片1,方便穿脱,并且收腹片1从后方绕至前方,可对整个腹部进行包裹塑形,不只靠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身裤,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身裤本体,所述塑身裤本体包括收腹片、盖片和裤身,所述收腹片设于所述裤身的后方,所述收腹片的两侧用于从所述裤身的后方绕至所述裤身的前方,所述收腹片上设有连接其两侧的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盖片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收腹片的一侧,所述盖片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收腹片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盖片与所述收腹片的连接处靠近所述收腹片的中部,使所述盖片的两侧均与所述收腹片连接时将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所述盖片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身裤,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身裤本体,所述塑身裤本体包括收腹片、盖片和裤身,所述收腹片设于所述裤身的后方,所述收腹片的两侧用于从所述裤身的后方绕至所述裤身的前方,所述收腹片上设有连接其两侧的第一连接装置,所述盖片的一侧连接在所述收腹片的一侧,所述盖片的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收腹片的另一侧连接,且所述盖片与所述收腹片的连接处靠近所述收腹片的中部,使所述盖片的两侧均与所述收腹片连接时将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覆盖在所述盖片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身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扣,所述连接扣包括分别设置所述收腹片两侧的多排扣圈和扣钩,同排所述扣圈或所述扣钩沿所述收腹片的竖向设置,所述收腹片上设有多排沿其横向设置的所述扣钩和/或所述扣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身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纽扣,所述纽扣包括扣体和扣盖,所述扣体连接在所述收腹片上,所述盖片上连接与所述扣体相应的所述扣盖,所述收腹片上设有沿其横向设置的多排所述扣体,同排所述扣体沿所述收腹片的竖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德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亚冠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