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内衣领域,尤指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在罩杯靠近侧比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保护乳房的侧向受力位置,辅助侧托胸部脂肪,让胸部自然上托,使得胸部聚拢的同时,对乳房也起到保护作用;并且两个罩杯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能够使得罩杯更好的贴合乳房,使得胸部聚拢挺立;其中,在罩杯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能够包围胸部脂肪,防止脂肪侧漏形成副乳;此外,在罩杯和下扒之间还设有上腹塑形区,在上腹塑形区中间设有透气网,在塑形的同时还能利于散热,更加干爽透气。
A kind of ventilating and gathering plastic underw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
本技术涉及内衣领域,尤指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
技术介绍
文胸,作为女性独有的内衣,可以保护和支撑乳房,防止胸部下垂,避免胸部外扩。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交活动的增多,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形象,对于女性,更加注重形体曲线,而形体曲线很大一部分会依赖于文胸。文胸已经成为女性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传统意义上文胸主要用以保护女性的胸部和校正女性的胸形。然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升,以及随着现有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乳腺健康已逐渐成为女性需关注的焦点;作为女性的生活必需品,文胸是跟胸部接触时间最长的用品。市面上大多产品的塑形内衣存在达到塑形的同时,具有较大的束缚力,无法保证人体的高舒适度,同时透气性不佳,不利于散热,遇到出汗时,更是难受,还容易引发乳房疾病。因此,一个好的塑形内衣对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不但透气,还能塑形和聚拢胸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侧比、后比和肩带,所述侧比分别与罩杯和后比连接,所述肩带分别与侧比上侧和后比上侧连接,所述罩杯靠近侧比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所述两个罩杯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所述罩杯的下侧为上腹塑形区,上腹塑形区下端为下扒,所述上腹塑形区中间位置设有透气网,所述侧比和后比之间设有胶骨,所述罩杯与胶骨之间缝接拉力带,所述罩杯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所述两个杯罩的表面分别设有网纱,所述两个网纱沿着承托带的侧边与承托带缝接,所述网纱的上侧与罩杯上端缝接,并且网纱上端沿着罩杯上托位置向上延伸。其中,所述网纱下侧还延伸至相邻罩杯的下侧,使得两个网纱下侧交叉层叠。进一步地,所述杯罩与骨胶的拉力带设有两根,并且拉力带从胶骨朝罩杯方向呈30°倾斜。进一步地,所述罩杯下托内表面缝接有棉布,并且棉布与罩杯之间留有开口,所述棉布与罩杯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硅胶垫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罩杯下侧,并且与半月形裁片的倾斜方向一致。其中,所述棉布一侧与半月形裁片缝接的位置相同,另一侧通过弧形塑形条与罩杯缝接,所述弧形塑形条与罩杯上托端部还缝接有牵引塑形条。其中,所述肩带一端与后比缝合连接,另一端与罩杯通过卡扣卡接。其中,所述一个后比的末端设有卡钩,另一个后比的末端设有钩扣,所述后比之间通过卡钩和钩扣连接。其中,所述卡钩和钩扣均匀间隔设有十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在罩杯靠近侧比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保护乳房的侧向受力位置,辅助侧托胸部脂肪,让胸部自然上托,使得胸部聚拢的同时,对乳房也起到保护作用;并且两个罩杯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能够使得罩杯更好的贴合乳房,使得胸部聚拢挺立;其中,在罩杯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能够包围胸部脂肪,防止脂肪侧漏形成副乳;此外,在罩杯和下扒之间还设有上腹塑形区,在上腹塑形区中间设有透气网,在塑形的同时还能利于散热,更加干爽透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罩杯;2.侧比;3.后比;31.卡钩;32.钩扣;4.肩带;5.半月形裁片;6.聚拢带;7.上腹塑形区;71.透气网;8.下扒;9.胶骨;10拉力带;11.承托带;12.网纱;13.棉布;131.开口;14.弧形塑形条;15.牵引塑形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1、侧比2、后比3和肩带4,所述侧比2分别与罩杯1和后比3连接,所述肩带4分别与侧比2上侧和后比3上侧连接,所述罩杯1靠近侧比2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5,所述两个罩杯1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6,所述罩杯1的下侧为上腹塑形区7,上腹塑形区7下端为下扒8,所述上腹塑形区7中间位置设有透气网71,所述侧比2和后比3之间设有胶骨9,胶骨9缝接在侧比2和后比3之间,所述罩杯1与胶骨9之间缝接拉力带10,所述罩杯1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11,所述两个杯罩1的表面分别设有网纱12,所述两个网纱12沿着承托带11的侧边与承托带11缝接,所述网纱12的上侧与罩杯1上端缝接,并且网纱12上端沿着罩杯1上托位置向上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在罩杯1靠近侧比2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5,保护乳房的侧向受力位置,辅助侧托胸部脂肪,让胸部自然上托,使得胸部聚拢的同时,对乳房也起到保护作用;并且两个罩杯1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6,能够使得罩杯1更好的贴合乳房,使得胸部聚拢挺立;其中,在罩杯1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11,能够包围胸部脂肪,防止脂肪侧漏形成副乳;此外,在罩杯1和下扒8之间还设有上腹塑形区7,在上腹塑形区7中间设有透气网71,在塑形的同时还能利于散热,更加干爽透气。本实施例网纱12增加了罩杯1容量的同时,防止因胸部脂肪过多或过松软而导致溢杯,其中,所述网纱12下侧还延伸至相邻罩杯1的下侧,使得两个网纱12下侧交叉层叠。增加了女性穿戴文胸的安全感,避免了因走光带来的尴尬,其中,所述杯罩1与骨胶9的拉力带10设有两根,并且拉力带10从胶骨9朝罩杯1方向呈30°倾斜。通过拉力带10的侧向拉力,连接塑形骨胶9和罩杯1,能够更好的对罩杯1定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罩杯1下托内表面缝接有棉布13,并且棉布13与罩杯1之间留有开口131,所述棉布13与罩杯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硅胶垫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罩杯1下侧,并且与半月形裁片5的倾斜方向一致,容纳腔能够用于放入硅胶垫或棉垫,对于胸部较小用户更加美观,同时具有更好的穿戴效果。其中,所述棉布13一侧与半月形裁片5缝接的位置相同,另一侧通过弧形塑形条14与罩杯1缝接,所述弧形塑形条14与罩杯1上托端部还缝接有牵引塑形条15,保证整个罩杯1的定型。本实施例的肩带4一端与后比3缝合连接,另一端与罩杯1通过卡扣卡接;所述一个后比3的末端设有卡钩31,另一个后比3的末端设有钩扣32,所述后比3之间通过卡钩31和钩扣32连接。其中,由于增加了上腹塑形区7,所述卡钩31和钩扣32均匀间隔设有十排,使其可调节尺寸范围更大,同时保证起稳固性,利于塑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网纱12高于罩杯1上端1-2cm,上腹塑形区7的长度为8-12cm,透气网71可采用棉质或其他吸汗的纤维材料制成,所述透气网71设有若干个网孔,所述网孔孔径1.0-2.0mm。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侧比、后比和肩带,所述侧比分别与罩杯和后比连接,所述肩带分别与侧比上侧和后比上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靠近侧比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所述两个罩杯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所述罩杯的下侧为上腹塑形区,上腹塑形区下端为下扒,所述上腹塑形区中间位置设有透气网,所述侧比和后比之间设有胶骨,所述罩杯与胶骨之间缝接拉力带,所述罩杯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所述两个杯罩的表面分别设有网纱,所述两个网纱沿着承托带的侧边与承托带缝接,所述网纱的上侧与罩杯上端缝接,并且网纱上端沿着罩杯上托位置向上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罩杯、侧比、后比和肩带,所述侧比分别与罩杯和后比连接,所述肩带分别与侧比上侧和后比上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靠近侧比的边沿缝接有半月形裁片,所述两个罩杯相邻位置的下侧缝合形成聚拢带,所述罩杯的下侧为上腹塑形区,上腹塑形区下端为下扒,所述上腹塑形区中间位置设有透气网,所述侧比和后比之间设有胶骨,所述罩杯与胶骨之间缝接拉力带,所述罩杯的下侧和左右两侧缝接U形承托带,所述两个杯罩的表面分别设有网纱,所述两个网纱沿着承托带的侧边与承托带缝接,所述网纱的上侧与罩杯上端缝接,并且网纱上端沿着罩杯上托位置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纱下侧还延伸至相邻罩杯的下侧,使得两个网纱下侧交叉层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聚拢塑形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罩与骨胶的拉力带设有两根,并且拉力带从胶骨朝罩杯方向呈30°倾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十亩玫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