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和预制体技术

技术编号:247003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和预制体,方法包括自预制体厚度最大部分开始,在第2n‑1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纬纱,与抽出的至少一层纬纱对应层的经纱暂时保留,且该暂时保留的经纱的运动路径发生改变,在抽出前对应层的经纱与未抽出的最上或最下层经纱路径保持一致,在第2n个变厚度截面处将对应层的经纱抽出,在变厚度截面处抽出的经纱或纬纱自所述变厚度截面处被中断,n≥1。预制体按照厚度逐渐减少的方向,每个变厚度截面处比前一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经纱或纬纱。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减小,避免了因同时减少经纱和纬纱而形成的大梯度,避免出现影响树脂流动带来的成型质量问题。

A method and preform for reducing yarn reduction gradient of 3D woven preform with variable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和预制体
本专利技术属于三维机织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和预制体。
技术介绍
三维机织结构预制体由于纱线在三维空间内相互交织,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性,常用于复合材料增强结构,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及发展越来越迅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部分复合材料部件为变厚度异形体,如沿着长度或宽度方向厚度逐渐减少,为了实现净尺寸仿形设计,常常采用减纱方式实现厚度变化。预制体减纱前后必然带来预制体厚度值突变,预制体表面形成台阶,在预制体复合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速度将受台阶影响,速度变化可能会导致局部受力不匀,预制体发生变形。同时,减纱形成的台阶会形成富树脂区,带来局部缺陷,从而降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预制体减纱形成的大梯度,从而提供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和预制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自所述预制体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预制体厚度最大部分开始,在第2n-1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纬纱,与抽出的至少一层纬纱对应层的经纱暂时保留,且该暂时保留的对应层的经纱的运动路径发生改变,在抽出前所述对应层的经纱与未抽出的最上层或最下层经纱路径保持一致,在第2n个变厚度截面处将所述对应层的经纱抽出,在变厚度截面处抽出的经纱或纬纱自所述变厚度截面处被中断,所述n≥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预制体厚度最大部分开始,在第2n-1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纬纱,与抽出的至少一层纬纱对应层的经纱暂时保留,且该暂时保留的对应层的经纱的运动路径发生改变,在抽出前所述对应层的经纱与未抽出的最上层或最下层经纱路径保持一致,在第2n个变厚度截面处将所述对应层的经纱抽出,在变厚度截面处抽出的经纱或纬纱自所述变厚度截面处被中断,所述n≥1。


2.一种减小变厚度三维机织预制体减纱梯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预制体厚度最大部分开始,在第2n-1个变厚度截面处抽出至少一层经纱,与抽出的至少一层经纱对应层的纬纱暂时保留,且该暂时保留的对应层的纬纱的运动路径发生改变,在抽出前所述对应层的纬纱与未抽出的最上层或最下层纬纱路径保持一致,在第2n个变厚度截面处将所述对应层的纬纱抽出,在变厚度截面处抽出的经纱或纬纱自所述变厚度截面处被中断,所述n≥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的变厚度处位于所述预制体的单侧表面或正反两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体的变厚度处在所述预制体的正反两侧表面交替设置或同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丽李超孙方方韩晨晨张立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