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马桑菌的菌包制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959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0
本方案公开了食用菌的培育设备领域的一种用于马桑菌的菌包制作装置,包括料斗、压实机构和用于固定菌袋口的固定机构;压实机构包括外壳、压实柱、电机和弹簧,外壳支撑于料斗内;外壳下端开设有避让口,外壳下端的内壁设有支撑台,电机设置于外壳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压实柱的顶部设有抵持块,弹簧套设在压实柱的外壁,且弹簧位于抵持块和支撑台之间,抵持块的表面与凸轮抵持;压实柱的下端穿过外壳下端的避让口,压实柱下端的端部连接有挤压板;固定机构包括内圈,内圈上连接有竖板,内圈外壁活动套接有外圈。本方案实现边填料边压实培养基植料,使用刀片沿着竖板的方向便可划破菌袋,提高了马桑菌的菌包制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马桑菌的菌包制作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用菌的培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马桑菌的菌包制作装置。
技术介绍
马桑菌本是高海拔地区独有的一种野生菌,也是一种食用菌。目前也有人工培育的马桑菌,其培育技术与香菇、平菇、木耳等的培育技术相近。在培育过程中都会用到菌包,制作菌包需要用到菌袋,向菌袋中装入培养基植料(如棉籽壳)后接入菌种做成菌包。马桑菌的菌包制作与其它食用菌的制作过程还存在一定区别,现有常规的食用菌的菌包制作完成后在菌袋上扎孔,然后再将扎孔的菌包摆放在大棚中培育,菌包上的孔洞是便于香菇、平菇、木耳等食用菌从孔中生产出来。而马桑菌的菌包在扎孔后,还要在室内放置几天待菌袋中的培养基植料散发一定水分后,培养基植料靠自身的黏性粘结成棒状,然后将培养基植料表面的菌袋撕掉,通常是人工撕菌袋。由于培养基植料在黏性作用下粘结成棒状,但是只要撕扯菌袋时候用力过大,也容易将培养基植料散掉,导致菌包的制作失败,所以在撕掉菌袋时,操作人员需要小心谨慎,且还要避免将撕菌袋过程中将菌种破坏,然而这样一来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目前进行马桑菌小规模培育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马桑菌的菌包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压实机构和用于固定菌袋口的固定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外壳、压实柱、电机和弹簧,外壳支撑于料斗内且位于料斗的出料口正上方;外壳下端开设有供压实柱穿过的避让口,外壳下端的内壁设有支撑台,电机设置于外壳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压实柱的顶部设有抵持块,弹簧套设在压实柱的外壁,且弹簧位于抵持块和支撑台之间,抵持块的表面与凸轮抵持;压实柱的下端穿过外壳下端的避让口,且压实柱下端的端部连接有挤压板;/n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内圈,内圈上连接有竖板,内圈外壁活动套接有外圈;料斗下端的内壁设有限位板,所述内圈和外圈均支撑于限位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马桑菌的菌包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压实机构和用于固定菌袋口的固定机构;所述压实机构包括外壳、压实柱、电机和弹簧,外壳支撑于料斗内且位于料斗的出料口正上方;外壳下端开设有供压实柱穿过的避让口,外壳下端的内壁设有支撑台,电机设置于外壳上,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凸轮;压实柱的顶部设有抵持块,弹簧套设在压实柱的外壁,且弹簧位于抵持块和支撑台之间,抵持块的表面与凸轮抵持;压实柱的下端穿过外壳下端的避让口,且压实柱下端的端部连接有挤压板;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内圈,内圈上连接有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杰杰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朝农食用菌种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