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958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属于园林绿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锁紧装置和数量为两个的防护框,所述锁紧装置的顶部卡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活动组件,每个所述活动组件的底部均套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防护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两个所述防护框的顶部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斜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框,避免了树木根部土壤的流失,且养护人员在日常浇水养护时,更加省时省力,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通过设置锁紧装置,使得该装置与树木贴合更加紧密,对树木的支撑力更强,避免了树木受自然和人为因素而倾倒,通过设置推土板,使得防护框内的土向根部聚集,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绿化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通常种植树木和移栽树木,当树木刚栽种到土壤内时,非常的脆弱,遇到大风时容易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影响树木的成活。移栽的大树,根基不稳,容易被风吹倒,风灾常给城市绿化带来巨大的破坏,尤其对于立地条件较为复杂和恶劣的行道树而言,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树木倾斜或倒伏,不仅严重破坏道路景观面貌,甚至还存在折枝伤人等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对新移栽的大树需要固定支撑装置。目前市场上的固定支撑装置大多功能比较单一,如中国专利CN208047537U可很好的对树木起到固定作用,且不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但是存在无法为树木根部土壤起到保护作用,在树木移植前期土壤比较松动,容易流失,从而造成树木死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具备保护树木根部土壤不流失的优点,解决了无法为树木根部土壤起到保护作用,在树木移植前期土壤比较松动,容易流失,从而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包括锁紧装置(1)和数量为两个的防护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1)的顶部卡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活动组件(2),每个所述活动组件(2)的底部均套接有支撑杆(3),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顶部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斜孔(8),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与斜孔(8)的内壁插接,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相背侧均螺纹连接有丝杆(6),且丝杆(6)贯穿防护框(4)并延伸至防护框(4)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6)的相对侧均转动连接有推土板(10),每个所述推土板(10)均与防护框(4)内部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包括锁紧装置(1)和数量为两个的防护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1)的顶部卡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活动组件(2),每个所述活动组件(2)的底部均套接有支撑杆(3),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连接方式为铰接,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顶部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斜孔(8),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与斜孔(8)的内壁插接,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相背侧均螺纹连接有丝杆(6),且丝杆(6)贯穿防护框(4)并延伸至防护框(4)的内部,两个所述丝杆(6)的相对侧均转动连接有推土板(10),每个所述推土板(10)均与防护框(4)内部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防护框(4)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埋地杆(5),所述埋地杆(5)的形状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相背侧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与丝杆(6)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推土板(10)的相背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每个所述方形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座(9),两个所述丝杆(6)的相对侧均与第一转动座(9)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绿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防护框(4)的内部均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第一滑槽(401),两个所述推土板(10)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402),且第一滑块(402)位于第一滑槽(401)内壁,两个所述推土板(10)均通过第一滑块(4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爱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