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肥料撒施装置及肥料撒施车
本技术涉及肥料撒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肥料撒施装置及肥料撒施车。
技术介绍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进以及大众对生态农业的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土壤保护,过多施用化学肥料不仅造成了水体持续污染,还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地下水和果蔬中硝态氮含量超标等问题,土壤酸化板结,有机质减少,养分结构失调,物理性状变差,部分地块有害金属和有害病菌超标,导致肥力下降,土壤性状恶化,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危害。与化学肥料相反,有机肥或者厩肥能够改良土壤,改善作物根际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与此相关的是有机肥或厩肥的撒施车,现有的厩肥撒施车多通过搅拌轴对肥料进行搅拌,搅拌轴的两端分别与肥箱的前后两端通过轴承连接,带动肥料整体在垂直于搅拌轴所在轴线的竖直平面内转动。但是,现有的厩肥撒施车的搅拌装置倾向于使得肥料在固定平面内整体转动,在肥箱的前后两端以及肥箱的底部容易出现肥料堆积和架空的现象,影响施肥的连续性和肥量的一致性。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肥料撒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肥箱组件(100)、第一输送组件(200)和第二输送组件(300);/n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的两端均与所述肥箱组件(100)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肥箱组件(100)内的肥料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所在轴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的两端均与所述肥箱组件(100)转动连接,用于带动肥料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所在轴线的方向移动,以使肥料在所述肥箱组件(100)内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和所述肥箱组件(100)围成的环形回路(400)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撒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肥箱组件(100)、第一输送组件(200)和第二输送组件(300);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的两端均与所述肥箱组件(100)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肥箱组件(100)内的肥料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所在轴线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的两端均与所述肥箱组件(100)转动连接,用于带动肥料沿平行于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所在轴线的方向移动,以使肥料在所述肥箱组件(100)内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和所述肥箱组件(100)围成的环形回路(40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撒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包括转动部(210)和绕设体(220);
所述转动部(210)的两端均与所述肥箱组件(100)转动连接,所述绕设体(220)绕设于所述转动部(210)上,所述绕设体(220)和所述转动部(210)之间围设形成有输送区域,所述转动部(210)用于带动所述绕设体(220)转动,以使所述输送区域内的肥料沿平行于所述转动部(210)所在轴线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撒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箱组件(100)包括肥箱本体(110)和抛肥箱(120);
所述第一输送组件(200)和所述第二输送组件(300)均与所述肥箱本体(110)转动连接,所述抛肥箱(120)与所述肥箱本体(110)连接,且所述抛肥箱(120)与所述肥箱本体(110)连通,所述抛肥箱(120)上设置有抛肥口(121),沿所述环形回路(400)移动的肥料进入到所述抛肥箱(120)内,以使肥料从所述抛肥口(121)撒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肥料撒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撒施装置还包括肥量调节组件(500);
所述肥量调节组件(500)设置于所述肥箱本体(110)和所述抛肥箱(120)之间,所述肥量调节组件(500)与所述肥箱本体(110)连接,所述肥量调节组件(500)用于调整所述肥箱本体(110)和所述抛肥箱(120)之间连通的开口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肥料撒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量调节组件(500)包括调节门板(510)和第一驱动件(520);
所述调节门板(510)设置于所述肥箱本体(110)和所述抛肥箱(12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彬,谢新亚,张俊三,李远良,徐玉龙,高森德,马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牧神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