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超专利>正文

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89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回收及残膜回收技术领域,是一种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中间横梁、第一残膜集中机构、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和连接机架,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形成左大右小的喇叭口;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包括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粉碎装置,秸秆粉碎装置上端右侧与油缸左端铰接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杆左端与对应位置的秸秆粉碎装置右侧铰接安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前弹齿与固定圆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能够增强前弹齿的弹性和使用寿命,通过残膜集中机构安装在水平横梁内侧,能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通过秸秆粉碎装置,能够同时完成残膜收集和秸秆粉碎工作。

A device for concentrated strip forming of residual film and combined operation machine for residue film of stra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
本技术涉及秸秆回收及残膜回收
,是一种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
技术介绍
带杆农作物收获后需要对田间秸秆进行处理,粉碎还田是目前普遍的秸秆处置方式,与耕地机械配套进行机械化作业,不误农时,方便易行,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残膜不能完全回收,造成残膜滞留土壤并在农田中逐年累积,会阻碍根系生长,阻断水分及营养供应,漏水漏肥,影响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影响作物生长,特别是影响播种质量和出苗率。目前农田残膜造成的“白色污染”已经成为限制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们正在开发并推广各种收膜、捡拾残膜的机具。现有技术的兼具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功能于一体的联合作业机械由于其为秸秆粉碎后抛洒,粉尘大,作业环境恶劣,并容易受大风等天气影响;残膜回收前弹齿位于外侧且前弹齿固定在圆盘外侧很容易对前弹齿造成损伤也容易伤到人或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残膜集中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回收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中间横梁、第一残膜集中机构、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和连接机架,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形成左大右小的喇叭口,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横梁,中间横梁中部上侧固定安装有能够与拖拉机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机架,前横梁后侧左右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对应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后方位置的后横梁前侧均安装有第二残膜集中机构,中间横梁中部下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或第二残膜集中机构,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外端向后方外侧倾斜的前弹齿,每个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外端向前方外侧倾斜的后弹齿,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和每个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能够使前后弹齿逆时针转动的悬挂臂。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可包括悬挂臂、固定圆盘、固定环台、前弹齿和安装螺栓,前横梁左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后部位于其下侧后方的悬挂臂,悬挂臂包括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和第三安装段,前横梁左端下侧固定安装有中部位于其下侧后方的第一安装段,第一安装段后端左下方设有第三安装段,第三安装段前端位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安装段后端后方,第三安装段前端通过第二安装段与第一安装段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安装段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第三安装段后部外侧安装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呈左前右后状倾斜,固定圆盘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前后贯通的通孔,对应每个通孔位置的固定圆盘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弹齿,位于最下方的前弹齿为主弹齿,主弹齿由上之下依次由连接环、第一连接齿、第二连接齿和第三连接齿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齿呈左高右低状倾斜,第二连接齿和第三连接齿均呈左低右高状倾斜,位于其它位置的前弹齿均与主弹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固定圆盘外侧设有固定环台,对应每个第一连接齿位置的固定环台上均设有内外贯通的固定孔,每个第一连接齿外部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对应固定环台外侧位置的第二连接齿和第三连接齿均沿固定环台后侧外方且沿相同方向倾斜。上述每个固定环台右端可均位于其右侧相邻的固定环台左端后侧。上述连接机架可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油缸,油缸右端与第一连接杆中部上侧铰接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杆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第一连接杆右端下侧与第二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连接杆下端与中间横梁中部上侧固定安装在一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包括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粉碎装置,秸秆粉碎装置上端右侧与油缸左端铰接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杆左端与对应位置的秸秆粉碎装置右侧铰接安装在一起,秸秆粉碎装置右端前侧位于最左方的固定圆盘左部后侧。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秸秆粉碎装置可包括上盖板、前侧板、后侧板、粉碎驱动轴、秸秆打碎刀片组、绞龙轴、第一绞龙叶片、第二绞龙叶片、弧形输送槽、前出料槽、后出料槽、导流挡板、导流刀片和驱动机构,第一连接杆左端铰接安装有左端位于其左方的上盖板,上盖板左部呈左低右高状倾斜,上盖板右部上侧与油缸左端铰接安装在一起,上盖板前侧与前侧板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上盖板后侧固定安装有与前侧板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的后侧板,前侧板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粉碎驱动轴和绞龙轴,粉碎驱动轴前端位于前侧板前方,对应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位置的粉碎驱动轴中部外侧前后间隔均布有至少两个秸秆打碎刀片组,每个秸秆打碎刀片组均沿圆周均布在粉碎驱动轴外侧,每个秸秆打碎刀片组均由前后两个呈镜像对称且外端朝外的刀片固定安装在一起;前侧板右部安装有位于粉碎驱动轴右上方的绞龙轴,绞龙轴前端位于前侧板前方,对应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位置的绞龙轴前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能将秸秆从中部向前方输送的第一绞龙叶片,对应绞龙叶片后端位置的绞龙轴后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能将秸秆从中部向后方输送的第二绞龙叶片,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外侧设有弧形输送槽,弧形输送槽右侧上端与上盖板右端下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弧形输送槽的前端与对应位置的前侧板后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弧形输送槽的后端与对应位置的后侧板前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弧形输送槽位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有前后贯通的前出料口和后出料口,对应前出料口位置的前侧板前侧固定安装有前出料槽,前出料槽为开口向下的弧形凹槽,前出料槽前侧下部与对应位置的绞龙轴前端外侧安装在一起,前出料槽右部上侧设有上下贯通的前出料孔,对应后出料口位置的后侧板后侧固定安装有后出料槽,后出料槽与前出料槽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分布;上盖板下方设有导流挡板,导流挡板左端位于粉碎驱动轴左方,导流挡板由左至右依次由呈左低右高的矩形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导流挡板右端上侧与位于弧形输送槽左端上方的上盖板下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导流挡板前侧与对应位置的前侧板后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导流挡板后侧与对应位置的后侧板前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导流挡板下侧由左至右矩阵分布有至少四个导流刀片,上盖板左部上侧设有驱动机构,粉碎驱动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在一起,绞龙轴前端与粉碎驱动轴前端通过带轮传动连接在一起。上述驱动机构可包括悬挂架、传动箱、动力输入轴、皮带保护盒、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上盖板上部与悬挂架下部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上盖板左部上侧固定安装有传动箱,传动箱左部与动力输入轴右部传动连接在一起,动力输入轴能够与拖拉机传动连接在一起,传动箱前部设有前端位于前侧板前方的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后端与传动箱前部传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输出轴前端与粉碎驱动轴前端均设有第一传动带轮,第一传动皮带为首尾相连的皮带,两个位于前端的第一传动带轮外侧分别与第一传动皮带内侧相配合连接,传动箱后部设有后端位于后侧板后方的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后端与粉碎驱动轴后端均设有与第一传动带轮结构相同的第二传动带轮,两个位于后端的第二传动带轮外侧分别与第二传动皮带内侧相配合连接,第二传动皮带与第一传动皮带结构相同,粉碎驱动轴前端与绞龙轴前端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三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中间横梁、第一残膜集中机构、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和连接机架,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形成左大右小的喇叭口,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横梁,中间横梁中部上侧固定安装有能够与拖拉机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机架,前横梁后侧左右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对应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后方位置的后横梁前侧均安装有第二残膜集中机构,中间横梁中部下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或第二残膜集中机构,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外端向后方外侧倾斜的前弹齿,每个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外端向前方外侧倾斜的后弹齿,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和每个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能够使前后弹齿逆时针转动的悬挂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后横梁、中间横梁、第一残膜集中机构、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和连接机架,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形成左大右小的喇叭口,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间横梁,中间横梁中部上侧固定安装有能够与拖拉机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机架,前横梁后侧左右间隔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对应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后方位置的后横梁前侧均安装有第二残膜集中机构,中间横梁中部下侧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或第二残膜集中机构,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外端向后方外侧倾斜的前弹齿,每个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外端向前方外侧倾斜的后弹齿,每个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和每个第二残膜集中机构均设有能够使前后弹齿逆时针转动的悬挂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残膜集中机构包括悬挂臂、固定圆盘、固定环台、前弹齿和安装螺栓,前横梁左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后部位于其下侧后方的悬挂臂,悬挂臂包括第一安装段、第二安装段和第三安装段,前横梁左端下侧固定安装有中部位于其下侧后方的第一安装段,第一安装段后端左下方设有第三安装段,第三安装段前端位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安装段后端后方,第三安装段前端通过第二安装段与第一安装段后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安装段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第三安装段后部外侧安装有固定圆盘,固定圆盘呈左前右后状倾斜,固定圆盘沿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前后贯通的通孔,对应每个通孔位置的固定圆盘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前弹齿,位于最下方的前弹齿为主弹齿,主弹齿由上之下依次由连接环、第一连接齿、第二连接齿和第三连接齿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齿呈左高右低状倾斜,第二连接齿和第三连接齿均呈左低右高状倾斜,位于其它位置的前弹齿均与主弹齿结构相同且沿圆周分布,固定圆盘外侧设有固定环台,对应每个第一连接齿位置的固定环台上均设有内外贯通的固定孔,每个第一连接齿外部均位于对应位置的固定孔内,对应固定环台外侧位置的第二连接齿和第三连接齿均沿固定环台后侧外方且沿相同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环台右端均位于其右侧相邻的固定环台左端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机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油缸,油缸右端与第一连接杆中部上侧铰接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杆呈左低右高状倾斜,第一连接杆右端下侧与第二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在一起,第二连接杆下端与中间横梁中部上侧固定安装在一起。


5.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残膜集中成条装置的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残膜集中成条装置和秸秆粉碎装置,秸秆粉碎装置上端右侧与油缸左端铰接安装在一起,第一连接杆左端与对应位置的秸秆粉碎装置右侧铰接安装在一起,秸秆粉碎装置右端前侧位于最左方的固定圆盘左部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残膜联合作业机,其特征在于秸秆粉碎装置包括上盖板、前侧板、后侧板、粉碎驱动轴、秸秆打碎刀片组、绞龙轴、第一绞龙叶片、第二绞龙叶片、弧形输送槽、前出料槽、后出料槽、导流挡板、导流刀片和驱动机构,第一连接杆左端铰接安装有左端位于其左方的上盖板,上盖板左部呈左低右高状倾斜,上盖板右部上侧与油缸左端铰接安装在一起,上盖板前侧与前侧板对应位置固定安装在一起,上盖板后侧固定安装有与前侧板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的后侧板,前侧板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粉碎驱动轴和绞龙轴,粉碎驱动轴前端位于前侧板前方,对应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位置的粉碎驱动轴中部外侧前后间隔均布有至少两个秸秆打碎刀片组,每个秸秆打碎刀片组均沿圆周均布在粉碎驱动轴外侧,每个秸秆打碎刀片组均由前后两个呈镜像对称且外端朝外的刀片固定安装在一起;前侧板右部安装有位于粉碎驱动轴右上方的绞龙轴,绞龙轴前端位于前侧板前方,对应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位置的绞龙轴前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能将秸秆从中部向前方输送的第一绞龙叶片,对应绞龙叶片后端位置的绞龙轴后部外侧固定安装有能将秸秆从中部向后方输送的第二绞龙叶片,第一绞龙叶片和第二绞龙叶片外侧设有弧形输送槽,弧形输送槽右侧上端与上盖板右端下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弧形输送槽的前端与对应位置的前侧板后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弧形输送槽的后端与对应位置的后侧板前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对应弧形输送槽位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上分别设有前后贯通的前出料口和后出料口,对应前出料口位置的前侧板前侧固定安装有前出料槽,前出料槽为开口向下的弧形凹槽,前出料槽前侧下部与对应位置的绞龙轴前端外侧安装在一起,前出料槽右部上侧设有上下贯通的前出料孔,对应后出料口位置的后侧板后侧固定安装有后出料槽,后出料槽与前出料槽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对称分布;上盖板下方设有导流挡板,导流挡板左端位于粉碎驱动轴左方,导流挡板由左至右依次由呈左低右高的矩形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导流挡板右端上侧与位于弧形输送槽左端上方的上盖板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王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