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增白剂
,涉及一种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还涉及该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增白剂是一类能提高纤维织物和纸张等白度的有机化合物,又称光学增白剂、荧光增白剂,织物等常常由于含有色杂质而呈黄色,过去都采用化学漂白的方法进行脱色,采用在制品中添加增白剂的办法,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荧光染料,或称为白色染料,也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它的特性是能激发入射光线产生荧光,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使肉眼看到的物质很白,荧光增白剂具有很高的光量子产率,对被处理的基质能有效地增白、増艳,荧光增白剂被广泛地用于造纸、纺织、洗涤剂、塑料、油墨、皮革、紫外吸收剂、显影剂、ABS、有机玻璃、名片、高级纸张等诸多领域,市场需求巨大。现有技术中的荧光增白剂在使用的过程中,热稳定性差,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分解,同时耐光性欠佳,使得增白剂使用范围降低,从而限制了其应用,同时现有的荧光增白剂制备方法使得其反应物转化效率低,且产品的纯度低,进一步导致产品的质量不稳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70-80份、二乙烯三胺3-6份、己二酸5-8份、三聚氯氰4-6份、二氨基芪二磺酸1-3份、对氨基苯磺酸1-3份、苯胺0.6-0.8份、无机碱1-3份、盐酸5-8份、乳化剂0.5-0.8份、催化剂1-1.2份和3-苯基-2-丙烯酸1-2份。/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去离子水70-80份、二乙烯三胺3-6份、己二酸5-8份、三聚氯氰4-6份、二氨基芪二磺酸1-3份、对氨基苯磺酸1-3份、苯胺0.6-0.8份、无机碱1-3份、盐酸5-8份、乳化剂0.5-0.8份、催化剂1-1.2份和3-苯基-2-丙烯酸1-2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溶液一的制备:将二乙烯三胺和蒸馏水加入四口烧瓶中,在60-70℃的温度下混合搅拌后,再加入己二酸溶液搅拌,降温处理后得到溶液一备用;
S2、混合液一的制备:向步骤S1中的溶液一中依次加入二氨基芪二磺酸和三聚氯氰,加热升温并搅拌均匀,再降温反应1-2h,得到混合液一,备用;
S3、混合液二的制备:向步骤S2中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对氨基苯磺酸、苯胺、催化剂和3-苯基-2-丙烯酸,加热升温并搅拌反应1-1.5h,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二备用;
S4、混合液二的处理:将步骤S3中的混合液二的pH值调整到8-9之间,在20-30℃的温度下反应20-30min,备用;
S5、乳化液的制备:向步骤S4中降温处理后的混合液二中加入乳化剂,高速搅拌时间为5-10min,所得的混合物放入乳化桶中,备用;
S6、酸析处理:向步骤S5中的乳化桶中加入400-600ml的去离子水,将高速乳化后的乳液加入盐酸进行酸析处理;
S7、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的获得:将步骤S6中酸析后的混合物进行加入无机碱进行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后,放入烘干机中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40-60min,将烘干后的物料粉碎成粉末,即得到所需的高耐光型荧光增白剂。
技术研发人员:蔡昭军,肖日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旭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