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怀珍专利>正文

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85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包括以下配方原料及组分:烯基化石墨烯‑SiC‑NiO纳米复合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该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将导电性能优异的石墨烯、磁性能优异的NiO与SiC原位复合,通过良好的极化作用产生涡流损耗,增强材料对电磁波的衰减系数,调节了SiC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使纳米NiO修饰石墨烯‑SiC纳米复合纤维达到阻抗匹配效果,对电磁波进行磁损耗和介电损耗,丙烯酸树脂在石墨烯‑SiC‑NiO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共价接枝和原位聚合,赋予了丙烯酸树脂材料优异的电磁屏蔽和导热性能。

A high thermal conductivity graphene SiC NiO modified acrylic resi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
,具体为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法。
技术介绍
随着广播、电视和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而过量的电磁辐射造成严重的电磁污染,人体长期接触电磁污染会吸收辐射能量,而产生热效应、非热效应以及累积效应,引起人体的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疾病,电磁污染会严重干扰通信系统,造成飞机导航系统、电子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开发出新型高效的电磁屏蔽材料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的电磁屏蔽材料主要有碳系吸波材料,如石墨烯、碳纤维、碳纳米管等;铁系吸波材料,如铁氧体,磁性铁纳米材料等,这些电磁屏蔽材料可以通过电阻型损耗、电介质损耗和磁损耗方式有效吸收衰减电磁波和电磁辐射,其中碳化硅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介电弛豫性能和吸波性能,是一种应用广泛电磁屏蔽材料,可以将碳化硅与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等高分子聚合物形成复合材料,来有效解决电磁污染的问题,但是单一的碳化硅的磁性能较差,不具有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及组分,其特征在于:烯基化石墨烯-SiC-NiO纳米复合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质量比为5-30:100:10-20:15-40:25-45:1.5-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包括以下原料及组分,其特征在于:烯基化石墨烯-SiC-NiO纳米复合材料、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过氧化二异丙苯,质量比为5-30:100:10-20:15-40:25-45:1.5-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导热石墨烯-SiC-NiO改性丙烯酸树脂电磁屏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烯基化石墨烯-SiC-NiO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向体积比为3-5:1的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中加入聚碳硅烷和氧化石墨烯,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聚苯乙烯,加热至40-60℃,匀速搅拌3-8h形成纺丝液,倒入微型注射器中,进行静电纺丝处理,纺丝电压为6-10kV,纺丝流速为0.01-0.05mL/h,静电纺丝前驱体纤维置于气氛电阻炉中,在氩气氛围下升温速率为1-3℃/min,升温至180-250℃,保温处理4-6h,再升温至750-850℃,保温煅烧2-3h,最后升温至1250-1350℃,保温煅烧1-1.5h,制备得到具有壳核结构的石墨烯-SiC纳米复合纤维;
(2)向乙醇和蒸馏水混合溶剂中加入石墨烯-SiC纳米复合纤维,超声分散均匀后再加入硝酸镍和碳酸氢铵,加热至50-80℃反应5-10h,固体混合产物置于马弗炉中,升温速率为2-5℃/min,升温至250-300℃,保温处理2-3h,制备得到纳米多孔NiO修饰石墨烯-SiC纳米复合纤维;
(3)向质量分数为2-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纳米多孔NiO修饰石墨烯-SiC纳米复合纤维,超声分散均匀后,在20-30℃下搅拌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怀珍
申请(专利权)人:向怀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