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聚丙烯酸酯类乳液的聚合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开发出核-壳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等新型技术。核-壳乳液聚合法利用分子设计及高分子化学聚合形态动力学原理等设计出乳胶颗粒核及壳层结构,克服传统乳液聚合法的最低成膜温度高,热黏冷脆等技术难题。核-壳乳液聚合法影响因素较多,核壳结构难控制,易受乳化剂、单体与聚合物互溶性、引发剂、工艺条件等影响。乳化剂作为聚丙烯酸酯类乳液合成不可或缺的组分之一对产品的性能影响甚大,成膜后,传统无反应乳化剂易出现迁移膜层表面,严重影响涂膜的硬度、耐水性、耐玷污、附着力等性能。水性高硬度丙烯酸树脂通常具有更优良的打磨性能,抗回粘性能,耐划伤性能等。乳化剂的迁移也严重影响了这些力学性能。近年来,新型乳化剂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可聚合型乳化剂,功能型乳化剂也被相继报道。专利公开号为CN103890014A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亲水型高硬度双交联型丙烯酸树脂10~100份、水10~100份、软单体2~200份、pH调节剂0.0001~1份、第一引发剂0.1~5份、外交联剂0.1~5份,所述亲水型高硬度双交联型丙烯酸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含羧基功能单体0.2~20份、双丙酮丙烯酰胺1~10份、硬单体1~100份、第二引发剂0.1~2份、分子量调节剂0.01~1份、溶剂30~100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0.1~6份、1-乙基-3-(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亚胺碘甲烷盐0.1~6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亲水型高硬度双交联型丙烯酸树脂10~100份、水10~100份、软单体2~200份、pH调节剂0.0001~1份、第一引发剂0.1~5份、外交联剂0.1~5份,所述亲水型高硬度双交联型丙烯酸树脂,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含羧基功能单体0.2~20份、双丙酮丙烯酰胺1~10份、硬单体1~100份、第二引发剂0.1~2份、分子量调节剂0.01~1份、溶剂30~100份、N-羟基琥珀酰亚胺0.1~6份、1-乙基-3-(3-二甲胺基丙基)碳二亚胺碘甲烷盐0.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和丙烯酸异辛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pH调节剂选自2-氨基-2-甲基-1-丙醇、氨水、2-氨基-2-甲基丙醇、N,N-二甲基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所述过硫酸盐选自过硫酸钾、过硫酸钠、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交联剂选自己二酸二酰肼、丁二酸二酰肼和乙二酸二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高硬度低成膜温度单组分丙烯酸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羧基功能单体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睿翾,梁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花果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