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及应用。
技术介绍
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关键。为了同步水稻分蘖期和穗分化至抽穗期“双峰”需氮要求,传统高效氮肥管理一般采用包括基肥、分蘖肥、促花肥和保花肥的“一基三追”分次施肥技术。然而,这种方式存在劳动力成本高、技术掌握难度大、受季节雨水影响大、机械化可操作性不强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水稻规模化种植的需要。聚合物包膜控释氮肥通过对膜材料和厚度的设计,可以精确控制和延长核芯速效氮肥释放周期,是目前简化一次性施肥的重要载体。然而,大量研究均证实,包膜控释氮肥氮素释放呈S型“单峰”曲线。公开号CN102351602A(申请号201110200693.5)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四类同步营养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应用了树脂包衣尿素、树脂包衣氯化钾、尿素、二胺、氯化钾、硫酸钾、复合肥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为原料制备而成,实现了肥料养分释放与作物营养需求基本同步。但是此肥料配方以水溶性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包括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和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所述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与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质量比为3:7,所述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中,氮质量百分比为41%~42%,所述的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包膜材料与核心尿素的质量比为2.5%,所述的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包膜材料与核心尿素的质量比为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包括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和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所述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与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质量比为3:7,所述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中,氮质量百分比为41%~42%,所述的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包膜材料与核心尿素的质量比为2.5%,所述的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的包膜材料与核心尿素的质量比为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田间氮累计释放Richards方程为:Y=82.0886×(1-0.7426×e(-0.0754×(X-6.9454)))1.3466(R2=0.998),80%氮释放期为60天,氮质量百分比为42%~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用靶向匹配氮素需求的混合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植物油基聚氨酯包膜尿素田间氮累计释放Richards方程为:Y=82.2263×(1-0.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健,武立权,陈婷婷,何海兵,尤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