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816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片及其制造方法。陶瓷片具备具有多个粒子痕的主面,该多个粒子痕的平均宽度为0.2~50μm且沿着片厚度方向的平均深度为0.1~25μm,多个粒子痕的宽度的变异系数为0.23以上。

Ceramic shee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片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陶瓷是除了耐热性、耐磨损性等机械性质以外电气特性、磁特性以及生物体顺应性等也优良的物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以氧化锆为主体的陶瓷由于具有优良的氧离子传导性,因此可以作为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的固体电解质而有效地应用。作为陶瓷片的制造方法,通常实施的方法例如如下所述。首先,将包含陶瓷原料粉末和粘合剂的原料浆料通过刮刀法等成型为片状。接着,将片状成型物干燥而得到长条的生片(greensheet)。接着,切割该长条的生片而制作具有规定的尺寸的生片。然后,对该生片进行烧成。在对生片进行烧成时,为了有效地使用炉、并且削减电力成本而批量生产,通常使用在搁板(承烧板)上叠合配置多个生片、并在该状态下对生片进行烧成的方法。若多个生片以彼此接触的状态叠合并在该状态下进行烧成,则产生下述问题:烧成之后,片彼此牢固地附着而无法剥离或想要进行剥离时发生破裂。特别是利用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树脂膜作为基材膜、在该基材膜上涂敷原料浆料并进行成型的方法得到的生片,其的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片,其为具备具有多个粒子痕的主面的陶瓷片,其中,/n所述多个粒子痕的平均宽度为0.2~50μm且沿着片厚度方向的平均深度为0.1~25μm,/n所述多个粒子痕的宽度的变异系数为0.23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0 JP 2018-238663;20191031 JP 2019-1991691.一种陶瓷片,其为具备具有多个粒子痕的主面的陶瓷片,其中,
所述多个粒子痕的平均宽度为0.2~50μm且沿着片厚度方向的平均深度为0.1~25μm,
所述多个粒子痕的宽度的变异系数为0.23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片,其中,
所述多个粒子痕中的一部分粒子痕的内表面为曲面,
所述多个粒子痕中的另一部分粒子痕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凹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片,其中,所述多个粒子痕中的至少一部分粒子痕的最大宽度位于在所述片厚度方向上比所述主面更靠近其底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片,其中,所述多个粒子痕的一部分彼此重合或彼此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陶瓷片,其中,所述多个粒子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川规一坂本胜彦村上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