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介质处理装置及记录系统。在对码放于码放托盘的介质进行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中,当设置在将介质送到码放托盘之前进行干燥的干燥机构时,介质处理装置会变得大型化,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占用面积增大。第一单元(5)具备:接收部(41),接收要处理的介质;干燥部(50),对从接收部(41)接收到的介质进行处理;以及端部装订部(42),对从接收部(41)接收到的介质或者在干燥部(50)中处理过的介质进行处理,在干燥部(50)中进行的处理是使介质干燥的处理,干燥部(50)相对于端部装订部(42)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干燥部(50)与端部装订部(42)具有重叠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处理装置及记录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介质进行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及具备介质处理装置的记录系统。
技术介绍
关于对介质进行装订处理、打孔处理等处理的介质处理装置,例如已有这样的装置,该装置将所输送的介质送到码放托盘上,在码放托盘上将端部对齐,然后实施装订处理、打孔处理等处理。另外,还存在这样的介质处理装置与以打印机为代表的记录装置相邻设置,整体上构成记录系统的情况。此外,这样的结构的一例已在专利文献1中被公开。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530号公报上述记录系统中,在记录装置是对介质喷出墨水进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的情况下,会产生特有的问题。即,通过喷出墨水而被进行记录的介质由于被喷出墨水的喷出面的摩擦提高,因而在介质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时,会产生介质的整合性在码放托盘中变差等问题。另外,为了应对该问题,优选在将介质送到码放托盘之前通过干燥机构促进介质的干燥,但是干燥机构容易大型化,在将这样的干燥机构设于介质处理装置内部时,介质处理装置变得大型,特别是水平方向的占用面积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接收部,接收要处理的介质;第一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进行第一处理;以及第二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不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处理的介质或者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过处理的介质进行第二处理,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使介质干燥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和上述介质处理装置,所述记录单元具备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对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后的介质进行处理。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记录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单元、上述介质处理装置以及骑马订单元,所述记录单元具备对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部,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对通过所述记录部进行记录后的介质进行处理,所述骑马订单元设于所述介质处理装置的外侧,接收从所述介质处理装置排出的介质,并进行对介质的在介质排出方向上的中央进行装订的骑马订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记录系统的简图。图2是对第一单元中的端部装订部、干燥部、重叠处理部及打孔处理部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图3是干燥部的简要侧视图。图4是说明加热辊对的结构的图。图5是对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间进行切换的切换翼板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图,该切换翼板在第一状态下将在干燥部中处理过的介质送到第一排出部,在第二状态下将在干燥部中处理过的介质送到端部装订部。图6是骑马订处理部的侧剖视图。图7是对骑马订处理部中的骑马订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8是对骑马订处理部中的骑马订处理进行说明的图。图9是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单元进行说明的简图。图10是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单元中的端部装订部、干燥部、骑马订处理部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图11是对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单元进行说明的简图。图12是对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第一单元中的端部装订部、干燥部、骑马订处理部的配置进行说明的图。符号说明1记录系统;2记录单元;3中间单元;5、5A、5B第一单元(介质处理装置);6第二单元;10打印机部;11扫描仪部;12介质收纳盒;13记录后排出托盘;14盒收纳部;20行式头;21进给路径;22第一排出路径;23第二排出路径;24翻转用路径;25控制部;30接收路径;31第一转回路径;32第二转回路径;33合流路径;35分支部;36合流部;40第一托盘(托盘);40a基座部;40b延长部;41接收部;42端部装订部(第二处理部);43第一输送路径;44第二输送路径;45第三输送路径;46打孔处理部;47重叠处理部;48处理托盘;49上部托盘;50干燥部(第一处理部);51加热辊对(干燥处理部);51a干燥驱动辊;51b干燥从动辊;52环状输送路径;53感应线圈;53a第一感应线圈;53b第二感应线圈;54A第一输送辊对;54B第二输送辊对;54C第三输送辊对;55a第一管道;55b第二管道;56a第一风扇;56b第二风扇;57a内路径形成部;57b外路径形成部;58a内吸引部;58b外吸引部;59第四输送路径;60第五输送路径;61第一排出部;62第二排出部;63第三排出部;64重叠路径;65第二托盘;66限制部;67引导部;68输送辊对;69输送路径;70骑马订处理部;71叠放部;72装订单元;73折叠辊对;74叶片;75进给辊对;76对齐部;77抵接部;78进入路径;79孔部;81桨叶;82旋转轴;85支承面;86相对面;90切换翼板;90a第一切换翼板;90b第二切换翼板;P介质;M成叠介质;C中央部;D1第一分支部;D2第二分支部;D3第三分支部;G1第一合流部;G2第二合流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简要说明。第一方面涉及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接收部,接收要处理的介质;第一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进行第一处理;以及第二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不进行所述第一处理的介质或者进行过所述第一处理的介质进行第二处理,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使介质干燥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根据本方面,在具备所述第一处理部和所述第二处理部的结构中,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使介质干燥的处理,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和所述第二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的增大,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对介质的端部进行装订的端部装订处理。根据本方面,在所述第二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对介质的端部进行装订的端部装订处理的结构中,可以得到上述的第一方面的作用效果。第三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具备重叠处理部,所述重叠处理部将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多张重叠地送到所述第一处理部或所述第二处理部,所述重叠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及所述重叠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根据本方面,在除所述第一处理部和所述第二处理部以外,还具备所述重叠处理部的结构中,所述重叠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及所述重叠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因而能够抑制装置的水平方向尺寸的增大,实现装置的小型化。第四方面在第一或第二方面中,其特征在于,具备打孔处理部,所述打孔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进行打孔处理,所述打孔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及所述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n接收部,接收要处理的介质;/n第一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进行第一处理;以及/n第二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不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处理的介质或者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过处理的介质进行第二处理,/n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使介质干燥的处理,/n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JP 2018-2401421.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接收要处理的介质;
第一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进行第一处理;以及
第二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不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处理的介质或者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过处理的介质进行第二处理,
在所述第一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使介质干燥的处理,
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处理部中进行的处理是对介质的端部进行装订的端部装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具备重叠处理部,所述重叠处理部将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多张重叠地送到所述第一处理部或所述第二处理部,
所述重叠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及所述重叠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具备打孔处理部,所述打孔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进行打孔处理,
所述打孔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及所述打孔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具备骑马订处理部,所述骑马订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的在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中央进行装订,
所述骑马订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处理部位于铅直下方,并且从铅直方向来看,所述第一处理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处理部及所述骑马订处理部具有重叠的部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处理装置具备骑马订处理部,所述骑马订处理部对从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介质的在介质输送方向上的中央进行装订,
所述骑马订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田裕太朗,上野幸平,水岛信幸,山口竣平,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