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706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解决现代施工技术所制作的大型“塑石”假山高大且陡峭,内部结构不够稳定的问题。本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设置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部打入地下作为中心桩基础;b、环绕定位柱在地面打入若干的环周桩基础;c、在定位柱与各个环周桩基础之间拉设缆风绳;d、制作底部第一层块石,内部设置填充土和建筑垃圾压实作为内部填充物,然后浇筑混凝土;e、重复步骤d逐层向上制作块石,直到结顶;f、进行外部的装饰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桩基础的稳定性,配合缆风绳的韧性,对大型景观假山形成稳固支撑;将城市建筑垃圾用作假山内部填充料,起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符合建筑行业发展需求。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large landscape rock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景观建筑领域,涉及一种假山施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假山是园林中以造景为目的,用土、石等材料构筑的山。常规的假山主要存在于园林建筑当中,其主要手法为叠石技法,假山在堆叠过程中,山石与山石之间相互结合的一些基本形式和操作的造型技法。假山按材料可分为土山、石山和土石相间的山(土多称土山戴石,石多称石山戴土)﹔按施工方式可分为筑山(版筑土山)、掇山(用山石掇合成山)、凿山(开凿自然岩石成山)和塑山(传统是用石灰浆塑成的,现代是用水泥、砖、钢丝网等塑成的假山,业内简称塑石假山)。古典假山限于石材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在景观的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现代施工技术及人造石材料的发展逐渐使创造多变的、丰富的山石景观成为可能。特别是对于大规模、大体量石山的创作,可从自然地貌形态特征及组合特点中吸取到创作的灵感。利用水泥、灰泥、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GRC(低碱度玻璃纤维水泥)作材料,进行“塑石”。但是在上述方法中,仍然存在较大的不足,由于要进行大规模、大体量的石山创作,其所形成的假山势必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a、在假山设计位置中部的地面打入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部打入地下、形成中心桩基础;/n步骤b、环绕定位柱在地面打入若干的环周桩基础;/n步骤c、在定位柱与各个环周桩基础之间拉设缆风绳,缆风绳设置一层或多层,不同层的缆风绳内端连接与定位柱不同的高度,最上层缆风绳连接定位柱的顶端与各环周桩基础;/n步骤d、制作底部第一层块石,先设置一圈环绕式防锈土工网,防锈土工网内部设置填充土和建筑垃圾压实作为内部填充物,并在填充土和建筑垃圾顶部交叉拉设对穿拉索,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充分包绕防锈土工网外侧及防锈土工网内部填充物的顶面;/n步骤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在假山设计位置中部的地面打入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底部打入地下、形成中心桩基础;
步骤b、环绕定位柱在地面打入若干的环周桩基础;
步骤c、在定位柱与各个环周桩基础之间拉设缆风绳,缆风绳设置一层或多层,不同层的缆风绳内端连接与定位柱不同的高度,最上层缆风绳连接定位柱的顶端与各环周桩基础;
步骤d、制作底部第一层块石,先设置一圈环绕式防锈土工网,防锈土工网内部设置填充土和建筑垃圾压实作为内部填充物,并在填充土和建筑垃圾顶部交叉拉设对穿拉索,然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充分包绕防锈土工网外侧及防锈土工网内部填充物的顶面;
步骤e、重复步骤d逐层向上制作块石,直到结顶;
步骤f、进行外部的装饰抹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景观假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定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金龙殷树芳楼耀威
申请(专利权)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