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L型型材上料至冲台的限位槽之内;步骤S2,L型型材定位压紧;步骤S3,L型型材双边同步冲孔,右冲杆上的第一冲头对L型型材的另一边进行冲裁,左冲杆下端的斜块推动斜滑块在冲台内斜向上滑动,斜滑块上的齿条部带动啮合齿轮转动,啮合齿轮通过中间齿轮带动转轮一定弧度的偏转,转轮上的第二冲头对L型型材的一边进行冲裁;步骤S4,冲压缸复位,两冲头同步离开L型型材;步骤S5,电磁铁失电,取出冲压完成后的L型型材;步骤S6,重复步骤S1至S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提高了对L型型材冲孔加工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风险。
A punching method for L-shaped prof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L型铝型材冲孔使用冲床手动加工,由于L型型材的形状特殊性,以及工件较小,因此,加工较为困难,同时,由于采用手动加工,工作效率较低,人工操作时还很容易发生危险。为此,现有公开号为CN11022775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L型型材挂件冲孔机》,L型型材挂件冲孔机在使用时,首先将待加工的型材挂件放置在输送轨道上,输送轨道对挂件进行输送。当挂件被输送至输送轨道的末端时,夹爪将挂件夹紧;随后,送料上下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通过连接板带动整个夹爪气缸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挂件向上被提升;此时,送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出,送料气缸推动滑块沿着第一滑轨滑动,从而使得送料上下气缸和夹爪气缸同时被移动;随着送料气缸活塞杆的伸出,夹爪气缸带动夹爪逐渐移动至定位块的夹口处,送料气缸的活塞杆停止伸出;与此同时,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定位气缸推动定位块沿着第二滑轨移动,使得定位块上的夹口对夹爪上的挂件进行定位;随后,移动气缸的活塞杆回拉,使得安装板沿着第三滑轨向远离输送轨道一侧移动,使得夹口上的挂件被输送至油压机上的打孔位置,方便油压机对挂件进行打孔;同时,使得定位块上的下一个夹口与夹爪气缸相对应,完成一次送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提高了对L型型材冲孔加工的加工效率,降低加工风险。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L型型材上料,输送轨道上定向排列的L型型材逐个送入冲台之上,L型型材的一边插入限位槽之内,L型型材的另一边贴合于冲台的上台面之上;步骤S2,L型型材定位压紧,位于限位槽一侧的电磁铁得电,L型型材的一边被吸附于限位槽的槽壁之上,冲压缸带动移动板整体下行,移动板下方的压板首先压紧于L型型材的另一边之上,随着移动板的继续下行,移动板和压板之间的弹簧被压缩;步骤S3,L型型材双边同步冲孔,在移动板下行的过程中,竖立于冲台之上的立杆两侧的齿条带动移动板内的左齿轮和右齿轮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右齿轮的转动带动竖向滑动设置于移动板内的右冲杆沿着移动板进一步下行,使得右冲杆的下行距离大于移动板的下行距离,右冲杆上的第一冲头对L型型材的另一边进行冲裁,于此同时,左齿轮的转动也同步带动左冲杆沿着移动板进一步下行,左冲杆下端的斜块推动斜滑块在冲台内斜向上滑动,斜滑块上的齿条部带动啮合齿轮转动,啮合齿轮通过中间齿轮带动转轮一定弧度的偏转,转轮上的第二冲头对L型型材的一边进行冲裁;步骤S4,冲压缸复位,两冲头同步离开L型型材,冲压缸带动移动板向上运动,压板跟着移动板上行失去对L型型材另一边的压紧,在移动板上行的过程中,步骤S3中的左齿轮和右齿轮反向旋转,左冲杆和右冲杆沿着移动板同步向上滑动,第一冲头离开L型型材的另一边,同时,由于斜滑块失去斜块的推动作用,斜滑块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斜向下运动,最终抵靠于冲台的阻挡部之上,在斜滑块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使得转动设置于冲台之内的啮合齿轮和中间齿轮均相互反向转动,最终驱动转轮也跟着反方向转动,这样,使得转轮上的第二冲头也离开L型型材;步骤S5,电磁铁失电,取出冲压完成后的L型型材;步骤S6,重复步骤S1至S5实现L型型材的自动化双边连续冲孔加工。优选地,所述移动板和压板沿着冲台上的导柱上下移动。优选地,所述步骤S5中,冲台内L型型材的取出方式为,在冲台的限位槽外侧设置有一卸料电磁铁,在限位槽的外侧设置有一挡板,挡板的下方设置有收料箱,L型型材冲压完成后,卸料电磁铁得电,冲台内L型型材沿着限位槽向卸料电磁铁方向移动,L型型材离开冲台之后,卸料电磁铁失电,在受到挡板的阻挡作用下,L型型材撞落于收料箱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将L型型材插入冲台的限位槽之后,压板首先压紧于L型型材之上,实现对L型型材的压紧定位,之后,第一冲头对L型型材的另一边进行冲裁,于此同时,随着斜块的同步下行,斜块推动斜滑块向上移动,带动啮合齿轮转动,啮合齿轮通过中间齿轮最终带动转轮转动,转轮上的第二冲头对L型型材的一边进行冲裁,从而实现了对L型型材的自动化冲裁,提高了对L型型材冲孔加工的加工效率,同时,降低加工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L型型材冲孔方法的结构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L型型材冲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首先,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涉及到的有关L型型材冲孔装置作简要的描述。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中的L型型材冲孔装置包括冲台101、立杆5、左齿条51、右齿条52、移动板2、冲压缸1、左齿轮31、右齿轮32、左冲杆41、右冲杆42、第一冲头421、压板6、弹簧62、斜块411、斜滑块7、啮合齿轮81、中间齿轮82、转轮83、第二冲头831和电磁铁9。其中,在冲台101上开设有用于L型型材10的一边插入的限位槽,在冲台101的上方设置有冲压缸1,在冲台101上竖立有一立杆5,立杆5的左侧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左齿条51,立杆5的右侧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右齿条52,冲压缸1的输出端设置有移动板2,移动板2内转动设置有与左齿条51啮合的左齿轮31、与右齿条52啮合的右齿轮32,在移动板2内竖向滑动设置有与左齿轮31啮合的左冲杆41、与右齿轮32啮合的右冲杆42,右冲杆4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对L型型材10的另一边进行冲裁的第一冲头421,在移动板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对L型型材10的另一边进行压紧的压板6,压板6上开设有用于第一冲头421穿过的贯穿孔61,在压板6上侧面和移动板2的下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62,冲台101上竖立有多根用于对移动板2和压板6进行导向的导柱21,导柱21实现对移动板2和压板6的同步导向作用,在左冲杆41的下端设置有斜块411,在冲台101内倾斜设置有一斜滑块7,斜滑块7的下端形成有与斜块411的斜面斜度相适配的滑块部71,斜滑块7的上端设置有齿条部72,冲台101的左下端形成有对斜滑块7的滑块部71进行阻挡的阻挡部102,由于斜滑块7是倾斜布置的,在斜滑块7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斜滑块7向冲台101外部滑动,斜滑块7低靠于冲台101的阻挡部102之上,实现斜滑块7的自动复位,阻挡部102避免了斜滑块7滑出冲台101,另外,在冲台101内转动设置有与齿条部72啮合的啮合齿轮81、与啮合齿轮81啮合的中间齿轮82、转轮83,转轮83的侧壁上形成有与中间齿轮82啮合的弧形齿带832,在转轮83的外缘上设置有对L型型材10的一边进行冲裁的第二冲头831,在冲台101内设置有用于将L型型材10的一边吸附于限位槽侧壁之上的电磁铁9,在L型型材10的一边置于限位槽之内后,电磁铁9得电,L型型材10的一边被吸附于限位槽的槽壁之上,实现了对L型型材10的固定。现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L型型材冲孔方法做进一步介绍。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L型型材(10)上料,输送轨道上定向排列的L型型材(10)逐个送入冲台(101)之上,L型型材(10)的一边插入限位槽之内,L型型材(10)的另一边贴合于冲台(101)的上台面之上;/n步骤S2,L型型材(10)定位压紧,位于限位槽一侧的电磁铁(9)得电,L型型材(10)的一边被吸附于限位槽的槽壁之上,冲压缸(1)带动移动板(2)整体下行,移动板(2)下方的压板(6)首先压紧于L型型材(10)的另一边之上,随着移动板(2)的继续下行,移动板(2)和压板(6)之间的弹簧(62)被压缩;/n步骤S3,L型型材(10)双边同步冲孔,在移动板(2)下行的过程中,竖立于冲台(101)之上的立杆(5)两侧的齿条带动移动板(2)内的左齿轮(31)和右齿轮(32)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右齿轮(32)的转动带动竖向滑动设置于移动板(2)内的右冲杆(42)沿着移动板(2)进一步下行,使得右冲杆(42)的下行距离大于移动板(2)的下行距离,右冲杆(42)上的第一冲头(421)对L型型材(10)的另一边进行冲裁,于此同时,左齿轮(31)的转动也同步带动左冲杆(41)沿着移动板(2)进一步下行,左冲杆(41)下端的斜块(411)推动斜滑块(7)在冲台(101)内斜向上滑动,斜滑块(7)上的齿条部(72)带动啮合齿轮(81)转动,啮合齿轮(81)通过中间齿轮(82)带动转轮(83)一定弧度的偏转,转轮(83)上的第二冲头(831)对L型型材(10)的一边进行冲裁;/n步骤S4,冲压缸(1)复位,两冲头同步离开L型型材(10),冲压缸(1)带动移动板(2)向上运动,压板(6)跟着移动板(2)上行失去对L型型材(10)另一边的压紧,在移动板(2)上行的过程中,步骤S3中的左齿轮(31)和右齿轮(32)反向旋转,左冲杆(41)和右冲杆(42)沿着移动板(2)同步向上滑动,第一冲头(421)离开L型型材(10)的另一边,同时,由于斜滑块(7)失去斜块(411)的推动作用,斜滑块(7)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斜向下运动,最终抵靠于冲台(101)的阻挡部(102)之上,在斜滑块(7)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使得转动设置于冲台(101)之内的啮合齿轮(81)和中间齿轮(82)均相互反向转动,最终驱动转轮(83)也跟着反方向转动,这样,使得转轮(83)上的第二冲头(831)也离开L型型材(10);/n步骤S5,电磁铁(9)失电,取出冲压完成后的L型型材(10);/n步骤S6,重复步骤S1至S5实现L型型材(10)的自动化双边连续冲孔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型型材冲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L型型材(10)上料,输送轨道上定向排列的L型型材(10)逐个送入冲台(101)之上,L型型材(10)的一边插入限位槽之内,L型型材(10)的另一边贴合于冲台(101)的上台面之上;
步骤S2,L型型材(10)定位压紧,位于限位槽一侧的电磁铁(9)得电,L型型材(10)的一边被吸附于限位槽的槽壁之上,冲压缸(1)带动移动板(2)整体下行,移动板(2)下方的压板(6)首先压紧于L型型材(10)的另一边之上,随着移动板(2)的继续下行,移动板(2)和压板(6)之间的弹簧(62)被压缩;
步骤S3,L型型材(10)双边同步冲孔,在移动板(2)下行的过程中,竖立于冲台(101)之上的立杆(5)两侧的齿条带动移动板(2)内的左齿轮(31)和右齿轮(32)分别绕自身轴线转动,右齿轮(32)的转动带动竖向滑动设置于移动板(2)内的右冲杆(42)沿着移动板(2)进一步下行,使得右冲杆(42)的下行距离大于移动板(2)的下行距离,右冲杆(42)上的第一冲头(421)对L型型材(10)的另一边进行冲裁,于此同时,左齿轮(31)的转动也同步带动左冲杆(41)沿着移动板(2)进一步下行,左冲杆(41)下端的斜块(411)推动斜滑块(7)在冲台(101)内斜向上滑动,斜滑块(7)上的齿条部(72)带动啮合齿轮(81)转动,啮合齿轮(81)通过中间齿轮(82)带动转轮(83)一定弧度的偏转,转轮(83)上的第二冲头(831)对L型型材(10)的一边进行冲裁;
步骤S4,冲压缸(1)复位,两冲头同步离开L型型材(10),冲压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冬青,
申请(专利权)人:郑冬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