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泽润专利>正文

液体喷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599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喷雾器,包括连接有储液容器且具有空气压缩机本体和以分别与空气压缩机和储液容器相连接的方式连接于本体的喷嘴,喷嘴具有设置有分别与空气压缩机的排出口和储液容器相连通的液体通道相连接的空气通道和的流体通过部件,插入于形成在流体通过部件的收容空间并使液体喷雾的排出部件;排出部件具有设置有与液体通道相连通的第五液体通道的内部本体和设置有与空气通道相连通且用于插入并收纳内部本体的收容部的外部本体;外部本体上设有第一螺丝部,流体通过部件上设有与第一螺丝部螺合的第二螺丝部,内部本体上设有第三螺丝部,流体通过部件上设有与第三螺丝部螺合的第四螺丝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能够容易进行喷嘴的更换、A/S和组装,便于进行喷嘴与软管或空气压缩机的连结或拆卸。

Liquid spray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喷雾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喷雾器,特别涉及通过压力差吸入收容在储液容器中的液体并与空气一起喷出的液体喷雾器。
技术介绍
液体喷雾方式在各产业领域中应用比较普遍,如对农作物喷洒水或农药的喷雾、船舶以及建筑领域中的涂料的喷射、对道路的洒水等,可以说其用途是非常多的。通常的液体喷雾器采用的喷雾方式有,通过泵直接泵出液体,并通过前端的喷嘴进行喷出的方式,或通过与高速流过文丘里管的空气之间的压力差来吸入储液容器内的液体,并与空气一起喷出的方式。通过泵出方式直接喷射的喷雾器有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的喷雾器。另外,采用通过压力差来吸入液体并与空气一起喷出方式的喷雾器有如记载在专利文献2的喷雾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喷雾器,因为喷雾方向取决于混合排出管和液体排出管,难以变更喷雾方向。此外,因为作为空气通过管的上述混合排出管暴露在外部,且上述混合排出管通过连接盖子与喷嘴本体连结,当分离上述混合排出管和上述喷嘴本体时,配置在内部的上述液体排出管会暴露于外部,且上述液体排出管可能脱离上述喷嘴本体,所以难以进行上述混合排出管的更换。并且,上述液体排出管没有通过连接器而是和上述喷嘴本体直接连接的,所以为了更换上述液体排出管,将液体排出管从上述喷嘴本体上分离时,上述喷嘴本体的内部将被露出,从而可能使异物流入,导致喷雾器的故障。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特许公报第10-2017-0109798号(2017.10.10);专利文献2:韩国登录特许公报第10-1218279号(2012.12.27)。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实施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嘴易于组装及维护的液体喷雾器。还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喷雾效果的液体喷雾器。还有,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结使用多种喷嘴,且喷嘴更换容易的液体喷雾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解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种液体喷雾器,包括连接有储液容器且具有空气压缩机的本体和以分别与上述空气压缩机和上述储液容器相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本体的喷嘴;上述喷嘴,具有:流体通过部件,其设置有与上述空气压缩机的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通道和与上述储液容器相连通的液体通道,以及排出部件,插入于形成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的收容空间并使液体喷雾出来;上述排出部件,具有:内部本体,其设置有与上述液体通道相连通的第五液体通道;以及外部本体,其设置有与上述空气通道相连通且用于插入并收纳上述内部本体的收容部;上述外部本体上设有第一螺丝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上设有与上述第一螺丝部螺合的第二螺丝部,上述内部本体上设有第三螺丝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上设有与上述第三螺丝部螺合的第四螺丝部。还有,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在上述外部本体的一端设有随着靠近端部宽度变大的、与上述收容部相连通的喷雾诱导部,上述内部本体的上述第五液体通道的一侧端部被配置为相对于上述收容部靠前侧并收纳在上述喷雾诱导部内。还有,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还具有:与上述本体连接且可拆卸地与上述喷嘴连结的喷嘴连接器、收纳上述排出部件和上述流体通过部件的喷嘴壳体、以及与上述喷嘴壳体和上述喷嘴连接器可拆卸地连结的壳体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排出部件和流体通过部件以螺纹结合,容易进行喷嘴的组装和维护。本专利技术的液体排出口配置于喷雾诱导部内,喷雾效果好。本专利技术中,喷嘴与本体能够分离,提高了更换以及A/S的便利性。可连结各种的喷嘴,便于使用。还有,本专利技术中,喷嘴连接器采用橡胶材料,便于进行与壳体连接器或本体的组装和更换操作。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在停止工作中时,止回阀的头部堵住排气孔,容器本体的开口被堵塞,所以即使储液容器倾倒,容器内的液体也不会向本体侧或外部漏出,便于使用。本专利技术设置了接合器本体,能够连结使用各种形状的容器本体。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中图示的液体喷雾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中图示的喷嘴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表示图2中图示的喷嘴的剖面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部分放大图。图4c是表示图4b的部分放大图。图5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表示外部本体和内部本体的侧视图。图6是表示喷嘴壳体的后侧立体图。图7是表示流体通过部件的前侧立体图。图8是表示内部连接器的立体图。图9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表示壳体连接器的后侧立体图和前侧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喷嘴连接器从后侧下方看时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盖子的上侧立体图和下侧立体图。图12是表示上部本体的上侧立体图和下侧立体图。图13是表示pcb框的上侧立体图和下侧立体图。图14是表示下部本体的上侧立体图和下侧立体图。图15是表示在图2中图示的储液容器以及容器接合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表示在图15中图示的隔断板、止回阀和接合器本体的下方立体图。对主要符号的说明:10:储液容器,50:本体,100:上部本体,170:盖子,200:容器接合器,210:接合器本体,260:隔断板,261:固定孔,263:排气孔,290:止回阀,300:下部本体,320:电源开关,350:led显示部,370:pcb框,400:喷嘴连接器,411:第一液体通道,421:第一空气通道,500:壳体连接器,511:第二液体通道,521:第二空气通道,600:内部连接器,611:第三液体通道,621:第三空气通道,700:流体通过部件,711:第四空气通道,713:第四螺丝部,723:第二螺丝部,721:第四空气通道,800:排出部件,801:内部本体,811:第五液体通道,815:液体排出口,825:空气排出诱导槽,831:第三螺丝部,861:体部收容孔,862:露出部插入孔,871:喷雾诱导部,881:第一螺丝部,900:喷嘴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要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中,对于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构成可参见前述的现有技术,不另进行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专业用语只是为了要说明特定实施例,并不意味着限定本专利技术。本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表述方式只要不是很明显地表示相反的意思,也包括复数形式。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包括(具有)”是对特征、特性、领域、整数、阶段、动作、要素和/或成分的具体化表述,并不是将其他的特征、特性、领域、整数、阶段、动作、要素和/或成分的存在或附加排除在外。所述的某一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连接”或“接触”,应理解为可以是与该另一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接触,也可以是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其他构成要素。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液体喷雾器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中图示的液体喷雾器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2中图示的喷嘴的分解立体图,图4a是表示图2中图示的喷嘴的剖面图,图4b是表示图4a的部分放大图,图4c是表示图4b的部分放大图,图5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表示外部本体和内部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喷雾器,包括:/n本体,其连接有储液容器,且具有空气压缩机;/n喷嘴,其以分别与上述空气压缩机和上述储液容器相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本体;/n上述喷嘴,具有:/n流体通过部件,其设置有与上述空气压缩机的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通道和与上述储液容器相连通的液体通道;以及/n排出部件,其插入于形成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的收容空间并使液体喷雾出来;/n上述排出部件,具有:/n内部本体,其设置有与上述液体通道相连通的第五液体通道;以及/n外部本体,其设置有与上述空气通道相连通且用于插入并收纳上述内部本体的收容部;/n上述外部本体上设有第一螺丝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上设有与上述第一螺丝部螺合的第二螺丝部,/n上述内部本体上设有第三螺丝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上设有与上述第三螺丝部螺合的第四螺丝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KR 10-2018-01670791.一种液体喷雾器,包括:
本体,其连接有储液容器,且具有空气压缩机;
喷嘴,其以分别与上述空气压缩机和上述储液容器相连接的方式连接于上述本体;
上述喷嘴,具有:
流体通过部件,其设置有与上述空气压缩机的排出口相连通的空气通道和与上述储液容器相连通的液体通道;以及
排出部件,其插入于形成在上述流体通过部件的收容空间并使液体喷雾出来;
上述排出部件,具有:
内部本体,其设置有与上述液体通道相连通的第五液体通道;以及
外部本体,其设置有与上述空气通道相连通且用于插入并收纳上述内部本体的收容部;
上述外部本体上设有第一螺丝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珍满
申请(专利权)人:李泽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