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543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牛角碳、血余碳、青麻碳、生半夏、生南星、甲珠、巴豆霜、黄芪、鸡血藤、川芎、赤芍、莪术、山豆根、海藻、苍术、半夏、甘松、当归、白附子、白及、官桂、地龙、土鳖虫、乳香、没药、续断、牛膝。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能够主治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软骨炎,骨刺等诸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按摩、理疗、口服一些营养神经、消炎镇痛药是较常见的治疗方法。骨质增生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西医对骨质增生尚未有根治方法,只能进行对症处理,如疼痛时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是这些治疗方式都无法根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牛角碳、血余碳、青麻碳、生半夏、生南星、甲珠、巴豆霜、黄芪、鸡血藤、川芎、赤芍、莪术、山豆根、海藻、苍术、半夏、甘松、当归、白附子、白及、官桂、地龙、土鳖虫、乳香、没药、续断、牛膝。其中,所述牛角碳为牛角制成的炭化物。炮制方法为:取牛角,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所述牛角碳的拉丁学名为cornububali。所述血余碳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炮制方法为: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所述血余碳的拉丁学名为CrinisCarbonisatus。所述青麻碳为中药青麻制成的炭化物。炮制方法为:取青麻,除去杂质,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凉。所述青麻碳的拉丁学名为yuccaaloifolial。所述生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所述生半夏的拉丁学名为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所述生南星取自天南星(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erubescens(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heterophyllum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amurenseMaxim.的根茎。所述生南星的拉丁学名为ArisaemaheterophyllumBlume。所述甲珠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所述甲珠的拉丁学名为manissquama。所述巴豆霜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成熟果实经压榨取油。所述巴豆霜的拉丁学名为fructuscrotonis。所述黄芪为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所述黄芪的拉丁学名为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unge.。所述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所述鸡血藤的拉丁学名为MillettiareticuiataBenth。所述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的干燥根茎。所述川芎的拉丁学名为LigusticumchuanxiongHort.。所述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或川赤芍PaeoniaveitchiiLynch的干燥根。所述赤芍的拉丁学名为PAEONIAERADIXRUBRA。所述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CurcumaphaeocaulisVal.、广西莪术CurcumakwangsiensisS.G.LeeetC.F.Liang或温郁金CurcumawenyujinY.H.ChenetC.Ling的干燥根茎。所述莪术的拉丁学名为RhizomaCurcumaeCurcumazedoaria(Berg.)Rosc.。所述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tonkinensisGagnep.的干燥根和根茎。所述山豆根的拉丁学名为Euchrestajaponica。所述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pallidum(Turn.)C.Ag.或羊栖菜Sargassumfusiforme(Harv.)Setch.的干燥藻体。所述海藻的拉丁文学名为SARGASSUM。所述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所述苍术的拉丁文学名为AtractylodesLancea(Thunb.)DC.。所述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所述半夏的拉丁学名为pinelliaerhizoma。所述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jatamansiDC.的干燥根及根茎。所述甘松的拉丁学名为NardostachyschinensisBatal.。所述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所述当归的拉丁学名为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所述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所述白附子的拉丁学名为TyphoniumgiganteumEngl.。所述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茎。所述白及的拉丁学名为Bletillastriata。所述官桂的植物来源同肉桂,系肉桂生长六七年幼树的干燥树皮。内外皮之间有黄色线纹。所述官桂的拉丁学名为cortexcinnamomi。所述地龙为钜蚓科动物参环毛蚓Pheretimaaspergillum(E.Perrier)、通俗环毛蚓Pheretimavu1garis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所述地龙的拉丁学名为Pheretima。所述土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EupolyphagasinensisWalker或冀地瞥Steleophaga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所述土鳖虫的拉丁学名为EupolyphagaseuSteleophaga。所述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属植物Boswelliabhaw-dajianaBirdw.树皮渗出的树脂。所述乳香的拉丁学名是Boswelliacarteri。所述没药为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牛角碳、血余碳、青麻碳、生半夏、生南星、甲珠、巴豆霜、黄芪、鸡血藤、川芎、赤芍、莪术、山豆根、海藻、苍术、半夏、甘松、当归、白附子、白及、官桂、地龙、土鳖虫、乳香、没药、续断、牛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制备原料包括:牛角碳、血余碳、青麻碳、生半夏、生南星、甲珠、巴豆霜、黄芪、鸡血藤、川芎、赤芍、莪术、山豆根、海藻、苍术、半夏、甘松、当归、白附子、白及、官桂、地龙、土鳖虫、乳香、没药、续断、牛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制备原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比例范围是:牛角碳20~40重量份、血余碳20~40重量份、青麻碳15~30重量份、生半夏10~30重量份、生南星10~30重量份、甲珠10~30重量份、巴豆霜5~10重量份、黄芪20~40重量份、鸡血藤20~40重量份、川芎10~30重量份、赤芍10~30重量份、莪术10~30重量份、山豆根10~30重量份、海藻20~40重量份、苍术15~30重量份、半夏5~15重量份、甘松5~15重量份、当归20~40重量份、白附子5~15重量份、白及20~40重量份、官桂5~15重量份、地龙20~40重量份、土憋虫20~40重量份、乳香20~40重量份、没药20~40重量份、续断20~40重量份、牛膝15~3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制备原料之间的重量份数比是:牛角碳27重量份、血余碳27重量份、青麻碳20重量份、生半夏15重量份、生南星15重量份、甲珠16重量份、巴豆霜7重量份、黄芪30重量份、鸡血藤30重量份、川芎20重量份、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阳李志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涪陵李志沧中医骨伤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