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454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菌体的消除相关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5~85%第一胍类衍生物、2~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第二胍类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500。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在特定含量下可以有效去除弧菌。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剂对致病性弧菌有强大的清除效果,如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荧光弧菌等,且对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众多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裂解作用,使用48小时后,清除率很高。

A preparation for strong removal of Vibrio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体的消除相关的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疾病的爆发导致全球水产养殖产业严重损失,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对得病的动物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研究后,弧菌感染被认定为水产类动物坏死症爆发的主要原因。弧菌是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尾部带一鞭毛的革兰氏阴性菌。如霍乱弧菌。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河口、海湾、近岸海域的海水和海洋动物体内。目前弧菌有91种。主要鱼贝类致菌为:溶藻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等;有些弧菌也能引起人类疾病如: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等。目前已有一些用于消除水中弧菌的消毒剂,但会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稳定性不好、易燃易爆、吸附性强或者对弧菌的去除能力较低,不能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减少弧菌,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5~85%第一胍类衍生物、2~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第二胍类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50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包括75~85%第一胍类衍生物、5~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的重量比为(5.5~10.5):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的重量比为(7~9):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第二胍类衍生物选自盐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寡[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氯化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且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选自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聚六亚甲基胍丙酸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将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加入乙醇中,搅拌20~40min,达到均匀状态即可。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的使用方法,通过泼洒的方式向池塘中均匀泼洒或通过拌料的方式投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池塘为育苗池时,将制剂稀释200~300倍后,每立方米水用0.35~0.65mL;池塘为养成池时,将制剂稀释200~300倍后,每2亩1米深水用200~500mL。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通过拌料的方式投喂时,将制剂按照含量为0.5~1.5wt%进行拌料,阴干后投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在特定含量下可以有效去除弧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剂对致病性弧菌有强大的清除效果,如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荧光弧菌等,且对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众多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裂解作用,使用48小时后,清除率很高。附图说明图1:空白水样中黄弧菌含量示意图;图2:用实施例8的制剂处理之后的水样中黄弧菌含量示意图;图3:空白水样中绿弧菌含量示意图;图4:用实施例8的制剂处理之后的水样中绿弧菌含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并非对其保护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中的词语“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外。本专利技术中未提及的组分的来源均为市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5~85%第一胍类衍生物、2~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优选地,包括75~85%第一胍类衍生物、5~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更优选地,包括80%第一胍类衍生物、10%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优选地,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进一步优选地,聚六亚甲基单胍盐选自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聚六亚甲基胍磷酸盐、聚六亚甲基胍丙酸盐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更优选地,聚六亚甲基单胍盐为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本专利技术对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的购买厂家不做特别限制,一种实施方式中,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购自高聚生物。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胍类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500;优选地,第二胍类衍生物选自盐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寡[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氯化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更优选地,第二胍类衍生物为盐酸氯己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的重量比为(5.5~10.5):1;优选地,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的重量比为(7~9):1。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在动物体内出现弧菌,进一步对动物造成体重下降,严重至坏死,申请人意外发现当在池塘水体中同时加入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能明显改善上述现象,尤其当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的重量比为(7~9):1时,在培养水样48h条件下,对弧菌的消除率较高,申请人推测可能由于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溶于水体中,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无毒,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分子量相对较高,盐酸氯己定呈线性分布,易于穿梭于制剂体系,二者协同作用下,制剂呈现密度较高正电特性,易被各类细菌、病毒吸附,通过细胞膜扩散并与细胞质膜结合,与磷脂双分子层形成复合物,破坏渗透平衡和细胞质膜,导致细胞渗漏,从而抑制了细菌病毒的分裂,使细菌、病毒丧失生殖能力,对副溶血弧菌、鳗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荧光弧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众多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裂解作用;此外,当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的重量比为(7~9):1时,聚六亚甲基胍盐酸盐与盐酸氯己定在菌体表面互相掺杂,形成致密的正电膜结构,实现短时间内的高效去除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将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加入乙醇中,搅拌20~40min,达到均匀状态即可;优选地,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的制备方法,在室温下,将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加入乙醇中,搅拌30min,达到均匀状态即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5~85%第一胍类衍生物、2~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第二胍类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5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5~85%第一胍类衍生物、2~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其中,第一胍类衍生物为聚六亚甲基单胍盐和/或聚六亚甲基双胍盐;第二胍类衍生物的相对分子量为500~15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75~85%第一胍类衍生物、5~12%第二胍类衍生物以余量乙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的重量比为(5.5~10.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第一胍类衍生物与第二胍类衍生物的重量比为(7~9):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强力清除弧菌的制剂,其特征在于,第二胍类衍生物选自盐酸氯己定、醋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寡[2-(2-乙氧基)-乙氧基乙酯]氯化胍中的任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强力清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