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2787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学装置,包括:发声单元,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出声口对外辐射;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密闭腔内的吸音部,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柔性形变部为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吸音材料设置在第一密闭腔和/或第二密闭腔内,吸音材料有效增大密闭腔的等效容积,降低发声装置f0。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发声装置对低频段的灵敏度具有最佳的改善效果。

Acoustic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声学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声学装置及安装有该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传统结构的声学系统(现有技术1)包括封闭箱体和设置在封闭箱体上的发声单元,封闭箱体与发声单元之间形成腔室,由于声学系统中的的腔室的容积限制,声学系统尤其是小型声学系统很难实现能令人满意地再现低音的效果。常规地,为了在声学系统中实现令人满意的低音再现,通常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是将吸音材料(例如活性炭、沸石等)设置于声学系统的箱体内,用于吸附或脱附箱体内的气体,起到容积增大进而降低低频谐振频率的效果,另一种是在声学系统的箱体上设置被动辐射器(现有技术2),例如图1所示,其中,10为发声单元,20为声学系统的箱体,30为被动辐射器,发声单元和被动辐射器同时对外辐射声音,利用被动辐射器与箱体在特定频点fp(共振频率点)形成强烈共振的原理,将发声单元和被动辐射器两者的声波连通叠加,对共振频率点fp附近局部灵敏度进行增强(例如,参见专利CN1939086A)。但是上述两种手段均存在问题,第一种在腔体的尺寸、体积有限时,单一的通过填充吸音材料的方式对低频段灵敏度的改善效果欠佳;第二种采用被动辐射器的方案,在共振频率点fp附近,被动辐射器强烈辐射,发声单元近乎停止,因此可以通过被动辐射器的高灵敏度设计,在fp附近频段实现声学系统的局部灵敏度增强;但在fp以下频段,被动辐射器与发声单元声波相位相反,声波相互抵消,被动辐射器对声学系统灵敏度起负面作用。总言之,被动辐射器只能提升共振点附近频段的灵敏度,不能对全部低频段有所提升。如图2所示,图2是现有技术2与现有技术1在不同频率下响度的测试曲线(SPL曲线)。所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腔体结构,同时结合吸音材料放置在密闭腔体中,能够增大后腔等效容积,降低谐振频率,整体上显著提升低频灵敏度的声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声学装置,包括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所述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口,所述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所述出声口对外辐射;所述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内的吸音部,所述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所述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容积;其中,所述柔性形变部为所述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当所述振动膜片振动时,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内部声压发生变化,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随第一密闭腔内的声压变化而产生形变,对所述第一密闭腔进行容积大小的柔性调节;所述第二密闭腔将所述柔性形变部在形变时产生的声波封闭在所述第二密闭腔内;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内,所述吸音材料增大所述密闭腔的等效容积;用于安装所述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由活性炭、沸石、二氧化硅(SiO2)、矾土(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镁(MgO)、四氧化三铁(Fe3O4)、分子筛、球壳状碳分子及碳纳米管、吸音棉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构成。优选地,所述柔性形变部的全部或局部区域至少采用TPU、TPEE、LCP、PAR、PC、PA、PPA、PEEK、PEI、PEN、PES、PET、PI、PPS、PPSU、PSU、橡胶或硅胶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合剂形成多个多孔性吸音颗粒。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颗粒通过透气隔离部件与所述发声单元隔离;其中,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通过粘结、热熔或者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包括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框架,以及与所述框架注塑结合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优选地,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结剂形成块状,安装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吸音部设置有一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或者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音部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其他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平行间隔排列,或者靠接在一起。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分别设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正对分布或者交错分布或者呈预定距离的间隔分布。优选地,多个所述吸音部配置的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的种类不同。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和所述第一密闭腔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密闭腔设有一个,每个所述第一密闭腔与所述第二密闭腔之间的间隔部上设有所述柔性形变部;其中,所述第一吸音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密闭腔为一个,所述第二密闭腔为一个或者多个;其中,所述第一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分别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和多个第二子吸音部;或者,所述第一吸音部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一子吸音部,所述第二吸音部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的多个第二子吸音部。优选地,所述发声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发声单元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形成发声组件,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声学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密闭腔,所述发声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中。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形成所述间隔部;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为独立部件,所述柔性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他部分通过粘接、焊接或热熔方式固定连接;或者,所述柔性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其他部分一体结合;所述第二壳体为电子设备的壳体。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具有顶壁、底壁和连接所述顶壁和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出声口设于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或者所述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的振动膜片的振动方向平行于所述声学装置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所述第二密闭腔的主体沿垂直于所述声学装置厚度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发声单元为微型发声单元。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所述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口,所述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所述出声口对外辐射;/n所述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内的吸音部,所述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n所述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容积;其中,所述柔性形变部为所述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n当所述振动膜片振动时,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内部声压发生变化,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随第一密闭腔内的声压变化而产生形变,对所述第一密闭腔进行容积大小的柔性调节;所述第二密闭腔将所述柔性形变部在形变时产生的声波封闭在所述第二密闭腔内;/n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内,所述吸音材料增大所述密闭腔的等效容积;/n用于安装所述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9 CN 20181156010801.一种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声单元,所述发声单元包括振动膜片,所述声学装置上设置有出声口,所述振动膜片前侧的声波通过所述出声口对外辐射;
所述振动膜片后侧形成密闭的密闭腔,所述密闭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容积调节区,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设置在所述密闭腔内的吸音部,所述吸音部上设置有多孔性吸音材料;至少一个所述容积调节区为柔性形变部;
所述密闭腔被间隔部间隔成第一密闭腔和第二密闭腔,所述第一密闭腔邻接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远离所述振动膜片;所述第二密闭腔的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容积;其中,所述柔性形变部为所述间隔部的至少一部分,所述柔性形变部至少部分柔性形变;
当所述振动膜片振动时,所述第一密闭腔的内部声压发生变化,所述间隔部的柔性形变部随第一密闭腔内的声压变化而产生形变,对所述第一密闭腔进行容积大小的柔性调节;所述第二密闭腔将所述柔性形变部在形变时产生的声波封闭在所述第二密闭腔内;
所述吸音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内,所述吸音材料增大所述密闭腔的等效容积;
用于安装所述声学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由活性炭、沸石、二氧化硅(SiO2)、矾土(Al2O3)、氧化锆(ZrO2)、氧化镁(MgO)、四氧化三铁(Fe3O4)、分子筛、球壳状碳分子及碳纳米管、吸音棉中的任一种或者几种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形变部的全部或局部区域至少采用TPU、TPEE、LCP、PAR、PC、PA、PPA、PEEK、PEI、PEN、PES、PET、PI、PPS、PPSU、PSU、橡胶或硅胶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合剂形成多个多孔性吸音颗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颗粒通过透气隔离部件与所述发声单元隔离;其中,
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通过粘结、热熔或者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包括注塑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框架,以及与所述框架注塑结合的透气网布;或者,所述透气隔离部件为固定在所述吸音部外侧的一隔板,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性吸音材料通过粘结剂形成块状,安装在所述第一密闭腔和/或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一个,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或者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吸音部均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或者,
所述吸音部设置有多个,其中,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的腔体内,其他部分所述吸音部分布在所述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的腔体内,设置有第一吸音部和第二吸音部,所述第一吸音部和所述第二吸音部平行间隔排列,或者靠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发徐同雁张成飞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