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assive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assiveMIMO)技术中,网络设备可通过预编码减小多用户之间的干扰以及同一用户的多个信号流之间的干扰,有利于提高信号质量,实现空分复用,提高频谱利用率。终端设备例如可以基于下行信道测量来确定预编码矩阵,并希望通过反馈,使得网络设备获得与终端设备确定的预编码矩阵相同或相近的预编码矩阵。具体地,终端设备例如可以通过反馈一个或多个波束向量及其加权系数的方式来指示预编码矩阵。终端设备的反馈具体可参考新无线(newradio,NR)协议TS38.214中定义的类型II(typeII)码本反馈方式。然而,这种反馈方式带来了较大的反馈开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以期降低反馈开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道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或者,也可以由配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预编码参考信号,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是基于K个角度向量对参考信号预编码得到;/n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延向量以及对应于P个角度时延对的P个加权系数,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和所述P个加权系数由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其中,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中的每个角度时延对包括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一个角度向量和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中的一个时延向量,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及其对应的P个加权系数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P和K均为正整数;/n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预编码参考信号,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是基于K个角度向量对参考信号预编码得到;
生成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延向量以及对应于P个角度时延对的P个加权系数,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和所述P个加权系数由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其中,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中的每个角度时延对包括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一个角度向量和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中的一个时延向量,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及其对应的P个加权系数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P和K均为正整数;
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包括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一个或多个时延向量;其中,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第k个角度向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k个时延向量,所述第k个角度向量和所述Lk个时延向量用于确定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中的Lk个角度时延对;Lk≥1,且Lk为整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的个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的个数。
5.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预编码参考信号,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是基于K个角度向量对参考信号预编码得到;
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一个时延向量以及对应于P个角度时延对的P个加权系数,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和所述P个加权系数由所述预编码参考信号确定;其中,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中的每个角度时延对包括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一个角度向量和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中的一个时延向量,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及其对应的P个加权系数用于确定预编码矩阵;P和K均为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时延向量包括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一个或多个时延向量;其中,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第k个角度向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k个时延向量,所述第k个角度向量和所述Lk个时延向量用于确定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中的Lk个角度时延对;Lk≥1,且Lk为整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的个数。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的个数。
9.如权利要求1、2、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的个数为预定义值。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第一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与第二角度向量反馈的时延向量相同,所述第一角度向量和所述第二角度向量为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任意两个角度向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个时延向量;L≥1,且L为整数。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个加权系数包括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每个角度向量反馈的一个或多个加权系数;其中,针对所述K个角度向量中的第k个角度向量,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Lk个加权系数,所述Lk个加权系数与所述P个角度时延对中的Lk个角度时延对对应,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帆,金黄平,种稚萌,毕晓艳,范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