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85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涉及永磁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内部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内部横向贯穿有输出轴,所述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海绵网,所述输出轴贯穿于固定框的内部,且输出轴的一端外壁镶嵌有扇叶,所述输出轴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处于固定框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输出轴带动扇叶转动时,会产生一定的风,则风从进气管进入到输出轴内,再从另一侧的出气孔排出,这样使输出轴内部气体进行流动,就可以从正中部对转子及永磁体进行散热,替代过去仅从转子和定子之间缝隙处进行散热的方式,加快转子和永磁体的散热速度,提高冷却效果。

A cooling structure f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永磁电机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与直流电动机、感应电动机等一样,永磁电动机也是由定子、转子和辅助装置三部分所组成,定子上有三相交流绕组,转子上有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流后,能产生磁场,在永磁电机工作过程中,需要采用强制散热措施带走永磁同步电机内部的热量,避免转子内部永磁体因长期在高温工作环境下而引起的退磁现象,所以需要在永磁电机内设有冷却机构。现有的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一部分在定子上设有两个孔,一个孔输入冷却介质,另一个孔输出冷却介质,这样对转子内的永磁体进行换热冷却,这种冷却方式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繁琐的安装,且需要额外的能量,而另一部分是在电机内后侧设置风扇,但轴承座将转子和定子遮挡起来,使风扇只能从外壁进行散热,使冷却效果无法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侧内壁内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壁内部设置有轴承(2),且轴承(2)的内部横向贯穿有输出轴(3),所述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框(4),且固定框(4)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海绵网(5),所述输出轴(3)贯穿于固定框(4)的内部,且输出轴(3)的一端外壁镶嵌有扇叶(6),所述输出轴(3)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处于固定框(4)的内部,所述输出轴(3)的另一端内壁内部开设有出气孔(8),且输出轴(3)的外壁安装有转子(11),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有定子(12),且壳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密封机构(9),所述壳体(1)的外部镶嵌有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内壁内部设置有轴承(2),且轴承(2)的内部横向贯穿有输出轴(3),所述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框(4),且固定框(4)的一侧固定有过滤海绵网(5),所述输出轴(3)贯穿于固定框(4)的内部,且输出轴(3)的一端外壁镶嵌有扇叶(6),所述输出轴(3)的上端一侧连接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处于固定框(4)的内部,所述输出轴(3)的另一端内壁内部开设有出气孔(8),且输出轴(3)的外壁安装有转子(11),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有定子(12),且壳体(1)的内部两侧设置有密封机构(9),所述壳体(1)的外部镶嵌有冷却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7)的进口端与扇叶(6)呈相对平行状结构,且进气管(7)与输出轴(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3)的内部呈空心状结构,其输出轴(3)与出气孔(8)之间通过注塑构成一体化连接,且输出轴(3)与扇叶(6)之间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电机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机构(9)的内部包括有固定板(901),且固定板(901)分别与壳体(1)及定子(1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90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槽(903),且活动槽(9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板(902),所述活动板(902)与输出轴(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槽(903)的两侧开设有内槽(904),且内槽(904)的内部安置有滚珠(905),所述滚珠(905)的外壁镶嵌有活动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平顾春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益众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