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7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固定架,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上方设有与固定架转动连接的卡位罩,在所述卡位罩内连接有安装罩,且所述卡位罩的外侧壁在远离安装罩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无线充电线圈与充电宝结合,使得使用者可以轻松的携带使用,同时其使用时,吸热条上的分隔块将各层线圈隔开,之后线圈上的热量会被吸热条导入膨胀气囊,以使气囊内气体受热膨胀,一旦线圈过热,则膨胀气囊会推出带动柱使手机离开充电器,同时推升块也会随之一起活动以实现断电操作,即该装置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反应迅速,且可实现手机的自动脱离以及线圈的单独保护,能有效避免线圈过热燃烧损坏设备的情况发生。

A wireless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路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和变压器相似,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各安置一个线圈,发送端线圈在电力的作用下向外界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端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达到无线充电的目的。无线充电技术是一种特殊的供电方式,它不需要电源线,依靠电磁波传播,然后将电磁波能量转化为电能,最终实现无线充电。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无线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因产生大量热量使得设备被烧坏的风险,而专利号为CN202010049775.3专利名称为一种无线充电器过热保护装置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时通过在充电面板设置热膨胀材料来进行过热保护的,当充电面板的温度过高时,热膨胀材料带动内部传动使上升杆带动放置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手机脱离和该装置的接触,进而使底座向下移动,使插头和连接头断开连接,这样既能够使手机在最短的时间内脱离与装置的接触,从而保护手机,又可以及时从家庭电路中断开,以免发生电路断路的情况,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但如此操作却具有以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在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的上方设有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的卡位罩(3),在所述卡位罩(3)内连接有安装罩(4),且所述卡位罩(3)的外侧壁在远离安装罩(4)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5),在所述安装罩(4)的底部内壁安装有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的芯片电板(6),且在所述安装罩(4)的内侧壁安装有自动断路机构(7),所述芯片电板(6)在远离蓄电池(2)的一侧设有与安装罩(4)内壁连接的充电线圈(8);/n所述自动断路机构(7)包括与芯片电板(6)连接的固定线柱(701)、与充电线圈(8)连接的螺旋线柱(702)以及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在所述固定架(1)的底部安装有蓄电池(2),所述蓄电池(2)的上方设有与固定架(1)转动连接的卡位罩(3),在所述卡位罩(3)内连接有安装罩(4),且所述卡位罩(3)的外侧壁在远离安装罩(4)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5),在所述安装罩(4)的底部内壁安装有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的芯片电板(6),且在所述安装罩(4)的内侧壁安装有自动断路机构(7),所述芯片电板(6)在远离蓄电池(2)的一侧设有与安装罩(4)内壁连接的充电线圈(8);
所述自动断路机构(7)包括与芯片电板(6)连接的固定线柱(701)、与充电线圈(8)连接的螺旋线柱(702)以及固定在安装罩(4)内侧壁的中空架(703),所述固定线柱(701)的侧壁套接有与螺旋线柱(702)连接的带动套(704),所述中空架(703)的底部内壁安装有膨胀气囊(705),所述膨胀气囊(705)在靠近芯片电板(6)的一侧内壁安装有升温块(706),所述中空架(703)的内侧壁设有若干个呈L型结构的吸热条(707),所述吸热条(707)的一端与升温块(706)连接,所述吸热条(707)的另一端侧壁安装有若干个将充电线圈(8)分隔开的分隔块(708),所述膨胀气囊(705)在远离升温块(706)的一侧外壁安装有推升块(709),所述推升块(709)的表面安装有与带动套(704)连接的连动条(7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分隔块(708)的长度从靠近中空架(703)的一端向远离中空架(703)的一端呈线性递增的趋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升块(709)的表面安装有凸空套(711),在所述凸空套(711)的侧壁套设有端面与中空架(703)顶部内壁连接的锥形弹簧(712),在所述中空架(703)的表面与凸空套(711)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过孔(713),所述通过孔(713)内连接有贯穿安装罩(4)的带动柱(714),所述中空架(703)的内壁与通过孔(713)对应位置处安装有用于卡住带动柱(714)的锥台块(715)。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南雁李朗威黎竹君叶桂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