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10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以及河道两侧的边坡,所述边坡表面由河道边侧至河道中央依次设有位于河水水面上侧的第一种植斜面、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种植平面以及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第二种植斜面;所述第一种植面上栽种有湿生植物;所述种植平面上开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固定有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内设有种植淤泥,且所述种植池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第二种植斜面固定有种植格体,所述种植格体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且所述种植混凝土上种植有沉水植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该水体净化结构利用植物净化水体,且有效防护了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A water purific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利建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体净化结构。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我国现有湖泊2700余个,总面积达9.1万km2。根据调查资料和国内外评价湖泊富营养化指标,我国比较典型的37个主要湖泊中,中营养型和中一富营养型的占55.8%,富营养型的占14.7%,重富营养型的占8.8%。中国90%以上的水域污染是因水体中的N、P等无机物含量过高而引起的富营养化造成的,而N、P则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必需营养元素。故而,利用植物进行水体净化是一种有效的净化手段。但是,在目前的河道水体中,水流流速较大,且河水对河道内的边坡具有冲刷效果,容易造成河道边坡上土壤以及植物的脱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故而不利于河道水体的净化。为此,亟需一种水体净化结构,该水体净化结构利用植物净化水体,且有效防护了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进而顺利净化河道水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体净化结构,该水体净化结构利用植物净化水体,且有效防护了植物,防止河水冲刷影响植物的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1)以及河道(1)两侧的边坡(2),其特征是:所述边坡(2)表面由河道(1)边侧至河道(1)中央依次设有位于河水水面上侧的第一种植斜面(3)、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种植平面(4)以及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第二种植斜面(5);所述第一种植面上栽种有湿生植物(31);所述种植平面(4)上开设有种植槽(41),所述种植槽(41)内固定有种植池(42),所述种植池(42)内设有种植淤泥(43),且所述种植池(42)内种植有挺水植物(44);所述第二种植斜面(5)固定有种植格体(54),所述种植格体(54)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55),且所述种植混凝土(55)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包括河道(1)以及河道(1)两侧的边坡(2),其特征是:所述边坡(2)表面由河道(1)边侧至河道(1)中央依次设有位于河水水面上侧的第一种植斜面(3)、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种植平面(4)以及位于河水水面下的第二种植斜面(5);所述第一种植面上栽种有湿生植物(31);所述种植平面(4)上开设有种植槽(41),所述种植槽(41)内固定有种植池(42),所述种植池(42)内设有种植淤泥(43),且所述种植池(42)内种植有挺水植物(44);所述第二种植斜面(5)固定有种植格体(54),所述种植格体(54)内浇筑有种植混凝土(55),且所述种植混凝土(55)上种植有沉水植物(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种植平面(4)上设有挡水立石(45),所述挡水立石(45)底部分别设与所述种植池(42)开口靠近所述河道(1)中央以及远离河道(1)中央的两侧边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体净化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挡水立石(45)底部固定有固定柱(46),所述固定柱(46)穿入所述种植平面(4)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饶德田周艳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志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