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9051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所述单极断路器的侧面贯穿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单极断路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并排设置,每相连两个单极断路器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与单极断路器的侧面轮廓相同的绝缘薄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与连接孔对齐的通孔,所述断路器本体包括多个杆状连接件,所述杆状连接件贯穿于多个单极断路器的连接孔及隔板的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型断路器通过在相邻单极断路器之间增设隔板,增大单极断路器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防止操作时飞弧引起相间短路,避免灰尘油污积累引起的相间短路,避免导电异物掉入裸露连接处形成相间短路。

A safe and reliable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小型断路器又称为微型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小型断路器按照极数可分为1P、2P、3P、4P,其中2P、3P、4P为多极断路器,分别采用2个、3个、4个单极断路器通过空心铆钉铆接在一起形成。专利技术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小型断路器因为其自身的介电性能差,设备使用环境中的油污灰尘日积月累,容易导致小型断路器相间击穿,另外导电异物掉落于小型断路器相间也会导致短路发生,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以解决前述
技术介绍
中的全部缺陷或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断路器本体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所述单极断路器的侧面贯穿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单极断路器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接线端,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并排设置,每相连两个单极断路器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为与单极断路器的侧面轮廓相同的绝缘薄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与连接孔对齐的通孔,所述断路器本体还包括多个杆状连接件,所述杆状连接件贯穿于多个单极断路器的连接孔及隔板的通孔。可选的,所述隔板的前端与后端均设有朝单极断路器外侧延伸的延伸部。可选的,所述延伸部超出隔板的前端面或后端面的长度为8-15mm。可选的,所述隔板由绝缘硅胶、绝缘橡胶或聚乙烯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杆状连接件为铆钉或螺杆。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通过在相邻的单极断路器之间增设隔板,增大单极断路器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防止操作时飞弧引起相间短路,避免因灰尘油污积累引起的相间短路,避免导电异物掉入裸露的连接处形成相间短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小型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断路器本体;2、连接孔;3、单极断路器;4、接线端;5、杆状连接件;6、隔板;7、通孔;8、延伸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基于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1,所述断路器本体1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3,所述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贯穿有多个连接孔2,所述单极断路器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接线端4,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3并排设置,每相连两个单极断路器3之间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为与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轮廓相同的绝缘薄板,所述隔板6上设有多个与连接孔2对齐的通孔7,所述断路器本体1还包括多个杆状连接件5,所述杆状连接件5贯穿于多个单极断路器3的连接孔2及隔板6的通孔7。参照图1并结合图2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1,所述断路器本体1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3,距离来说,单极断路器3的数量至少为2个,具体数量根据电路设备的实际需求选择,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贯穿有多个连接孔2,举例来说,连接孔2沿着单极断路器3的外轮廓均匀分布,以提高多个单极断路器3连接的稳定性,单极断路器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接线端4,接线端4用于连接电线,多个单极断路器3并排设置,每相连两个单极断路器3之间设有隔板6,隔板6为与单极断路器3侧面轮廓相同的绝缘薄板,从而使隔板6与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贴合,隔板6上同样开设有多个与连接孔2对齐的通孔7,断路器本体1还包括多个杆状连接件5,杆状连接件5贯穿于单极断路器3的连接孔2以及隔板6的通孔7,使多个单极断路器3连接成一个整体,同时隔板6被夹持在相邻单极断路器3之间。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通过在相邻的单极断路器3之间增设隔板6,增大单极断路器3之间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防止操作时飞弧引起相间短路,避免因灰尘油污积累引起的相间短路,避免导电异物掉入裸露的连接处形成相间短路。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6的前端与后端均设有朝单极断路器3外侧延伸的延伸部8,单极断路器3的前端和后端设有接线端4用于连接电线,相对应的,隔板6的前端与后端设有延伸部8,进一步提高隔板6对接有电线的单极断路器3之间的阻隔能力。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8超出隔板6的前端面或后端面的长度为8-15mm。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隔板6由绝缘硅胶、绝缘橡胶或聚乙烯材料制成。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孔2为螺纹孔,所述杆状连接件5为铆钉或螺杆,采用铆钉或者螺杆将多个单极断路器3连接起来,并且使隔板6被夹持在其中。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专利技术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专利技术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专利技术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专利技术。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尽管已经结合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1),所述断路器本体(1)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3),所述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贯穿有多个连接孔(2),所述单极断路器(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接线端(4),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3)并排设置,每相连两个单极断路器(3)之间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为与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轮廓相同的绝缘薄板,所述隔板(6)上设有多个与连接孔(2)对齐的通孔(7),所述断路器本体(1)还包括多个杆状连接件(5),所述杆状连接件(5)贯穿于多个单极断路器(3)的连接孔(2)及隔板(6)的通孔(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可靠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1),所述断路器本体(1)包括多个单极断路器(3),所述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贯穿有多个连接孔(2),所述单极断路器(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接线端(4),多个所述单极断路器(3)并排设置,每相连两个单极断路器(3)之间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为与单极断路器(3)的侧面轮廓相同的绝缘薄板,所述隔板(6)上设有多个与连接孔(2)对齐的通孔(7),所述断路器本体(1)还包括多个杆状连接件(5),所述杆状连接件(5)贯穿于多个单极断路器(3)的连接孔(2)及隔板(6)的通孔(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斌闫振东张代贵刘朝云仪传旺郑小华时雪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鑫龙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