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98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包括轿厢内壁、电机、操控按钮和接触扶手,所述轿厢内壁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转筒,且转筒的外周连接有传动带,所述轿厢内壁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轿厢内壁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安装于传动带的前表面,且固定座的前方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末端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前方设置有接触扶手。该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接触扶手的高度可以通过操控按钮进行调整,从而使得此装置能够更好的适用于身高不同的乘客,且接触扶手内部设置的减震弹簧可以提高此装置的减震性能,为乘客提供减震保护。

A shock absorption safety handrail for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
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
技术介绍
电梯是一种竖直高度上的运输工具,可以通过电力和结构作用带动人群或物体在同一竖直线上进行升降运动,电梯通常被应用于高度较高的楼层建筑内,帮助人们减少爬高的消耗,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便利性,由于电梯被应用于升高工作,因此电梯对自身的性能和安全度要求很高。电梯一般由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和重量平衡系统等结构组成,轿厢是电梯中用来对乘客和货物进行运送的组件,与外界环境接触较多,有些电梯会在轿厢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安全扶手,为内部乘客提供便利,然而常规的安全扶手多为固定安装于轿厢的内壁,仅起到手扶作用,若是进入内部的乘客身有残疾行动不便,或是身高较低的孩童,固定安装的安全扶手不仅无法为他们提供便利,甚至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若是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震动,常规的安全扶手并不能对震感进行削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常规的电梯轿厢内部的安全扶手多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包括轿厢内壁(1)、电机(5)、操控按钮(6)和接触扶手(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壁(1)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转筒(2),且转筒(2)的外周连接有传动带(3),并且传动带(3)与转筒(2)相连接的部分设置有齿块(4),所述轿厢内壁(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5),且电机(5)与下方的转筒(2)相互连接,所述轿厢内壁(1)的前表面设置有操控按钮(6),且操控按钮(6)与电机(5)相互连接,所述轿厢内壁(1)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7),且滑槽(7)的内部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安装于传动带(3)的前表面,且固定座(8)的前方设置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包括轿厢内壁(1)、电机(5)、操控按钮(6)和接触扶手(1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内壁(1)的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有转筒(2),且转筒(2)的外周连接有传动带(3),并且传动带(3)与转筒(2)相连接的部分设置有齿块(4),所述轿厢内壁(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5),且电机(5)与下方的转筒(2)相互连接,所述轿厢内壁(1)的前表面设置有操控按钮(6),且操控按钮(6)与电机(5)相互连接,所述轿厢内壁(1)的前表面开设有滑槽(7),且滑槽(7)的内部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安装于传动带(3)的前表面,且固定座(8)的前方设置有连接座(9),所述连接座(9)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10),且减震弹簧(10)的末端连接有套筒(11),所述套筒(11)的前方设置有接触扶手(12),且套筒(11)的内壁开设有限制槽(13),并且限制槽(13)与连接座(9)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用减震安全扶手,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锡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舜天电梯装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