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笑专利>正文

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895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利用特殊的使用方法准确查找存在问题的发音部位,并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时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且反复进行操作,不断地强化记忆,从而解决现有发音矫正器具技术方法单一、效果不甚理想,且疗程长,见效慢等弊端,具有很好的实用及推广价值。

A pronunciation correction tool and its us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发音矫正是指针对发音、声调、声音、节奏等口语表达不正确或者交流方面有障碍的人群进行系统纠正和训练,从而达到能够准确发音的效果,发音矫正工具则是针对发音矫正训练而特定使用的工具。在现有技术中,发音矫正工具通常包括放置在口腔内的模型、设置有控制芯片和扬声器的发声装置及传感器等部件,通过可活动的舌部与口腔内部的发声触发装置,配合控制器和扬声器使口腔模拟发声,加上舌部的运动,从而更为直观地教导言语发音的部位及如何发音,虽然采取上述方式能够更细致地观察舌头部动作,易于理解演示动作,使得受训人员自行跟随进行舌部锻炼,增加舌头的灵活性和敏感度,但采取这种结构及方式的矫正工具,其结构比较复杂,只对发音进行演示,无法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并强化记忆,存在疗程长、见效慢的弊端,且矫正工具需要放置在口腔内,长期使用口腔内清洁度和卫生状况也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难以大规模实施及推广。为此,中国专利206518636U号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用于矫正发音的康复训练器”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该训练器包括包括用于训练牙齿咬合力的第一弹性气囊体和用于按摩舌头的第二弹性气囊体,且第一弹性气囊体和第二弹性气囊体之间设置有连通气道。其通过牙齿咬合第一弹性气囊体进行下颌咬合力的训练,在咬合第一弹性气囊体的同时,使其内部的气体从连通气道进入到第二弹性气囊体,令第二弹性气囊体鼓胀,从而达到对舌头进行压迫式按摩和舌肌训练的目的,虽然该训练器能够通过气体在第一弹性气囊和第二弹性气囊体之间来回串动,从而达到有规律的康复训练目的,且可同时对舌肌进行康复训练,令二者相互协调,有利于矫正发音,但其结构比较复杂,需不断通过牙齿进行咬合,因此长期使用后难以保证口腔内清洁度和卫生状况,且没有针对口腔构造、舌头构造及面部肌肉构造等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时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并强化记忆,难以起到短期内实现发音准确并吐字清晰的作用,因此,其技术效果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特定使用方法从而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发音时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有效统一并强化记忆的方式从而在短期内来起到发音准确并吐字清晰等效果的发音矫正工具。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包括第一发音矫正板、第二发音矫正板、第三发音矫正板、第四发音矫正板、第五发音矫正板和第六发音矫正板,每个发音矫正板均包括板件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且该板件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矫正发音的辅助件。其中第一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带有缺口的U型件;第二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凹槽的弧形板,该弧形板上分别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内还设置有挡板;第三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凸棱的云形件;第四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真空的矩形板,且该矩形板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弧形件;第五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设置有弧形槽的屉形件,且该屉形件顶部还设置有凹槽,第六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底端中部区域真空的Z型板,该Z型板顶端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中端设置有竖板件,所述上凹槽和下凹槽内分别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挡板,所述竖板件平行于Z型板底端,且该竖板件自由端向外延伸。所述发音矫正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根据不同的发音问题,利用发音矫正板对舌、齿、口腔肌肉、面部肌肉等部位的姿态、位置及运动轨迹进行辅助并准确定位;(3)重复操作,固化记忆,逐步提升发音熟练程度。其中第一发音矫正板的使用方法分为三种,分别针对er、zh、ch、sh、r、L发音假性(发音不准)问题和发音真性问题。其中,针对er、zh、ch、sh、r发音假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1)吐出舌头,尽量伸长,从而拉伸舌肌;(2)使舌头在口腔里抬起75度,令舌尖顶在上牙膛;(3)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4)利用板件推动舌背肌,将舌系带置于U型件中部的缺口内;(5)利用该板件的推力,使舌头向后卷起后限定住其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发一个单音er(或zh、ch、sh、r);(6)按照上述步骤和动作要领重复操作5-10次。而针对er、zh、ch、sh、r发音真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1)吐出舌头,拉伸舌肌,舌尖向下唇方向运动,循序渐进向下颌延伸;(2)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3)利用板件辅助舌尖向上拉伸,重复操作10次;(4)舌尖找到上齿和上唇后,利用板件作为辅助,使舌尖从上唇移至上齿部位,再向后移动至上牙膛;(5)利用板件推住舌肌背部左右两侧,将舌系带置于U型件中部的缺口内;(6)将舌头限定住该位置保持不动,然后发一个单音er(或zh、ch、sh、r);而针对L发音真性和假性问题的使用方法为:(1)手捏住发音矫正板板件,将清洁好的板件把手端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捏住鼻子,使舌头向后卷起,利用板件辅助舌尖抵住上齿龈。第二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f和b、p、m发音不准问题。其中,针对f发音不准时的使用方法为:(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使弧形板背面内侧紧贴下唇中间,上牙齿咬住下凹槽,利用上凹槽内的挡板挡住上牙齿的门牙部分,维持该姿势5秒钟,重复操作5-10次。而针对b、p、m发音不准时的使用方法为:(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使弧形板背面内侧紧贴下唇中间,利用上凹槽内的挡板挡住唇部,双唇微向内卷,下顶上压固定住板件后,做“吹蜡烛”和“双唇打响”动作,每个动作重复5-10次。第三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d、t、n发音不准问题,其使用方法为:(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将板件放在舌肌背部,并利用云形件紧贴下牙膛,使舌尖翘起放置于云形件的凸棱上,且使其抵住上齿龈;第四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d、t、n发音不准问题。其使用方法为:(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上舌尖抵住下齿龈,并利用弧形件压住舌根,防止其翘起,锻炼矫正者利用舌根进行发音;(3)按照上述步骤和动作要领重复操作5-10次。第五发音矫正板分别针对j、q、x发音不准问题,具体的使用方法为:(1)手部握紧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的把手,将板件慢慢探入矫正者口中;(2)舌头平伸出口腔;(3)使上下牙齿合力轻咬舌根,保持舌头伸平姿态,舌根不要发力;(4)利用屉形件压住舌根,使舌面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发音矫正工具包括第一发音矫正板、第二发音矫正板、第三发音矫正板、第四发音矫正板、第五发音矫正板和第六发音矫正板,每个发音矫正板均包括板件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且该板件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矫正发音的辅助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音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该发音矫正工具包括第一发音矫正板、第二发音矫正板、第三发音矫正板、第四发音矫正板、第五发音矫正板和第六发音矫正板,每个发音矫正板均包括板件及设置于其一端的把手,且该板件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矫正发音的辅助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音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带有缺口的U型件,第二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凹槽的弧形板,第三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带有凸棱的云形件,第四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真空的矩形板,第五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中部设置有弧形槽的屉形件,第六发音矫正板板件一端所设置的辅助件为底端中部区域真空的Z型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音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音矫正板的弧形板上分别设置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所述上凹槽内还设置有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音矫正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笑
申请(专利权)人:韩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