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通门控制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907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33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速通门控制装置及系统,包括通信接入板及多个主控制板,各主控制板包括第一以太网口,通信接入板包括第二以太网口,所述通信接入板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口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控制板的第一以太网口连接,各主控制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口连接。通信接入板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通信接入板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以太网口传送至各主控制板。通过设置通信接入板,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将控制信息发送至各主控制板,避免了需要将主控制器频繁接入上位机以进行信息配置的弊端,且避免了主控制板之间繁杂的过桥线设计。

Quick pass door control device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速通门控制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速通门控制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门禁技术的发展,楼宇、场馆、校园、社区等公共场所出入口逐渐趋于无人值守化,速通门在以上场景中开始大规模应用。速通门的出现一方面解放了值守人力,另一方面,速通门配合面部识别技术和人员管理服务器,使得出入口人员管理更加系统高效,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共场所的治安状况。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速通门是“本地速通门”,即闸机参数配置、人员库数据配置、系统升级和管理等都是在本地进行,人机交互通过闸机控制板上的屏幕和按键实现。现有的常用速通门控制器之间一般是通过CAN总线或串口总线连接,速通门的这种机电结构决定了控制器和物理接口均需置于箱体内部,没有对外物理接口。所以本地速通门在对参数、人员和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时需要打开箱体对每个通道逐一进行手动操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安全性问题。近年来发展出一种免开箱可配置的“离线速通门”,通过预留对外的物理接口,可通过上位机对通道进行配置管理。离线速通门虽然开发了对外接口,但是仍然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分时管理的应用场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通门控制装置,用于对速通门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通门控制装置包括通信接入板及多个主控制板;/n各所述主控制板包括第一以太网口,所述通信接入板包括第二以太网口,所述通信接入板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口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控制板的第一以太网口连接,各所述主控制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口连接;/n所述通信接入板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接入板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口传送至各所述主控制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通门控制装置,用于对速通门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速通门控制装置包括通信接入板及多个主控制板;
各所述主控制板包括第一以太网口,所述通信接入板包括第二以太网口,所述通信接入板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口与至少一个所述主控制板的第一以太网口连接,各所述主控制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以太网口连接;
所述通信接入板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接入板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外部设备发送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二以太网口传送至各所述主控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通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主控制板还包括第一微控制单元MCU以及第一交换机芯片;
所述第一交换机芯片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单元MCU连接、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口连接,所述第一交换机芯片用于将第一微控制单元MCU带有的媒体独立接口扩展为至少两个第一以太网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通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入板还包括第二微控制单元MCU以及第二交换机芯片;
所述第二交换机芯片的第一信号端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MCU连接、第二信号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口连接,所述第二交换机芯片用于将第二微控制单元MCU带有的媒体独立接口扩展为至少两个第二以太网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通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入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单元MCU连接的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所述通用异步收发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国徐立鑫李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