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明煜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87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包括发光装置和电路板,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基板A和基板B,基板A和基板B依次接触安连接,基板A和基板B上均安装有LED晶片;LED晶片通过导线贯穿基板与电路板电连接。本可变色温灯具的最高色温的LED晶片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在市场上获取方便,成本低;最高色温的LED晶片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依次排列完成混光,无多色光错觉;电路板上的开关采用3档开关控制,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可根据使用环境调整工作模式,依据需求通过控制不同回路及不同色温的LED晶片关断而调整适当色温,确保使用场所环境的明亮;整体便于调整色温,改善了照明环境,成本低,实用性强。

A kind of changeable temperature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色温灯具
本技术涉及灯具
,具体为一种可变色温灯具。
技术介绍
基于LED照明灯具日益普及,应用层面日趋广泛,但LED灯具的色温在某些天气及环境下,易造成反光、漫射、眩光,目前LED封装厂的技术尚无法生产双色温的产品,因此需一种可变色温灯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具备便于调整色温,改善了照明环境,成本低,实用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照射中易出现反光、漫射、眩光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包括发光装置和电路板,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基板A和基板B,基板A和基板B依次接触安连接,基板A和基板B上均安装有LED晶片;所述基板A和基板B上的LED晶片均为多个,多个LED晶片通过导线贯穿基板A或基板B依次串接;所述基板的侧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内设置有芯片U1,芯片U1的引脚1串接电容C2与引脚8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引脚4依次串接电阻R4、二极管D2、电阻R1和二极管D1与电源VCC连接;U1的引脚3并接电阻R3和电容C3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输出端并且电容C1,电容C1的输出端接地;电源VCC的输出端并接电阻R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发光二极管D5,电阻R2的输出端并接在电阻R3的输入端;发光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串接电阻R5与芯片U1的引脚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级接地;发光二极管D4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串接电阻R6与芯片U1的引脚6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级接地;发光二极管D5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发光三极管Q3的基极串接电阻R7与芯片U1的引脚7连接,发光三极管Q3的发射级接地。优选的,所述基板A上端的LED晶片的晶片为最高色温,基板B的晶片为低色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可变色温灯具的最高色温的LED晶片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在市场上获取方便,成本低;最高色温的LED晶片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依次排列完成混光,无多色光错觉;电路板上的开关采用3档开关控制,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可根据使用环境调整工作模式,依据需求通过控制不同回路及不同色温的LED晶片关断而调整适当色温,确保使用场所环境的明亮;整体便于调整色温,改善了照明环境,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图。图中:1发光装置、11基板A、12基板B、13LED晶片、2电路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包括发光装置1和电路板2,发光装置1包括基板A11和基板B12,基板A11和基板B12依次接触安连接,基板A11和基板B12上均安装有LED晶片13;基板A11和基板B12上的LED晶片13均为多个,多个LED晶片13通过导线贯穿基板A11或基板B12依次串接,基板A11上端的LED晶片13的晶片为最高色温,基板B12的晶片为低色温;基板11的侧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2电连接;电路板2内设置有芯片U1,芯片U1的引脚1串接电容C2与引脚8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引脚4依次串接电阻R4、二极管D2、电阻R1和二极管D1与电源VCC连接;U1的引脚3并接电阻R3和电容C3与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输出端并且电容C1,电容C1的输出端接地;电源VCC的输出端并接电阻R2、发光二极管D3、发光二极管D4和发光二极管D5,电阻R2的输出端并接在电阻R3的输入端;发光二极管D3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三极管Q1的基极串接电阻R5与芯片U1的引脚5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级接地;发光二极管D4的输出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的基极串接电阻R6与芯片U1的引脚6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级接地;发光二极管D5的输出端连接发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发光三极管Q3的基极串接电阻R7与芯片U1的引脚7连接,发光三极管Q3的发射级接地;最高色温的LED晶片13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13在市场上获取方便,不会增加成本,最高色温的LED晶片13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13依次排列,使得在灯具内部即可完成混光,无多色光错觉,各个最高色温的LED晶片13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13分别贯穿基板A11或基板B12与电路板2连接即可实现多回路同时工作,各个回路上均可无限制串并联的LED晶片13,节省成本;电路板2上的开关采用3档开关控制,3档开关控制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第一次开机时CH1输出,CH2、CH3关闭;第二次开关动作后CH2输出,CH1、CH3关闭;第三次开关动作后CH1、CH2同时输出,CH3关闭。第四次开关动作后返回到第一次开关动作状态,如此循环控制输出;工作模式2:为4档开关控制,第一次开机时CH1输出,CH2、CH3关闭;第二次开关动作后CH2输出,CH1、CH3关闭;第三次开关动作后CH1、CH2同时输出,CH3关闭。第四次开关动作后CH3输出,CH1、CH2关闭;第5次开关动作后返回到第1次开关动作状态,如此循环控制输出,其中第四档的目的是为了顺应一些需要小夜灯功能的客户,如果不需要小夜灯的情况下请将SET脚通过电阻R4电源负极下拉即可;在一般场所室内、户外、商场、体育馆、公园等,可依需求通过控制不同回路及不同色温的LED晶片关断而调整适当色温,确保使用场所环境的明亮,在所有道路及特殊场所,可依天候及环境条件调整适当色温,增加能见度,确保用路者或驾驶的安全;整体便于调整色温,改善了照明环境,成本低,实用性强。综上所述:本可变色温灯具的最高色温的LED晶片13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13在市场上获取方便,成本低;最高色温的LED晶片13和最低色温的LED晶片13依次排列完成混光,无多色光错觉;电路板2上的开关采用3档开关控制,并具有两种工作模式,工作模式1:可根据使用环境调整工作模式,依据需求通过控制不同回路及不同色温的LED晶片关断而调整适当色温,确保使用场所环境的明亮;整体便于调整色温,改善了照明环境,成本低,实用性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包括发光装置(1)和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1)包括基板A(11)和基板B(12),基板A(11)和基板B(12)依次接触安连接,基板A(11)和基板B(12)上均安装有LED晶片(13);所述基板A(11)和基板B(12)上的LED晶片(13)均为多个,多个LED晶片(13)通过导线贯穿基板A(11)或基板B(12)依次串接;所述基板A(11)的侧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2)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包括发光装置(1)和电路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1)包括基板A(11)和基板B(12),基板A(11)和基板B(12)依次接触安连接,基板A(11)和基板B(12)上均安装有LED晶片(13);所述基板A(11)和基板B(12)上的LED晶片(13)均为多个,多个LED晶片(13)通过导线贯穿基板A(11)或基板B(12)依次串接;所述基板A(11)的侧端通过导线与电路板(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色温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内设置有芯片U1,芯片U1的引脚1串接电容C2与引脚8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引脚4依次串接电阻R4、二极管D2、电阻R1和二极管D1与电源VCC连接;U1的引脚3并接电阻R3和电容C3与二极管D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明煜
申请(专利权)人:姚明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