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可折叠的椅子,特别是一种后腿并齐靠在前腿外侧的薄型折叠椅。适用于需要折叠占据空间小,或大批频繁搬运的地方。现有的折叠椅种类繁多,结构各异,椅子的前、后腿的宽度大多相同,在折叠后厚度大,有一份中国专利“折叠靠背椅”(ZL95200848.3),它是在座板水平位置时的前腿上部装着套筒,用滑动套筒完成折叠,折叠后厚度较大。另种是“一种双面折叠椅”(ZL91205957.5),在其座板侧面上有凹槽,安装在一椅腿上的销轴头装配在凹槽内,可作相对滑移进行折叠。但在坐入出现前倾时(或后仰)座板的销轴不能自锁,使坐入偏离支承重心而滑下座椅。以上两种现有技术从侧面的承力状态分析,是呈下三角形状态,前后椅腿为两个下支点,座板下前后腿中部相交叉处为上转支承点。当受(坐)力偏斜时,便出现重心偏离而易失去平衡。中国专利还有一种“自动折椅”(ZL89220607.1),是种木质产品,它由后缘带圆榫头横条的坐板和带靠板的支架前腿与带槽的后腿组成。该种结构将三角受力形式的支承中点——前后腿中部连结受力点,转移到座板的上部,即在后腿上近端部与前腿相交点,这样受力布局合理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折叠椅,具有凹弧形座面和靠背、前腿、后腿,及其前后腿上的横撑,其特征在于:支架前腿[3]和后腿[5]的上部是用小轴[4]活动连结,座面板和“冂”形托架[7]连结成为座板[1],在座板[1]的侧面,前部通过前轴销[12]和支架前腿[3]活动连结;中部装有支轴[10],“U”形转接件[9]上一边的前支孔[14]套装在支轴[10]上;另一边的后支孔[15]通过后轴销[8]和后腿[5]活动连结,折叠后的后腿[5]并齐于前腿[3]的外侧,其间,小轴[4]到前轴销[12]的距离与前轴销[12]到支轴[10]距离之和,等于小轴[10]到后轴销[8]距离与后轴销[8]到支轴[10]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