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870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包括数据接入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统一精细化建模模块和一体化分析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集成主配网数据、用采数据和气象、地理信息等外部环境数据,应用一体化建模技术开展负荷特性分析,对负荷自下而上,用采—配网—主网,打通各环节数据关联,可实现负荷精确建模、分类识别及特性分析,有利于负荷精确预测及分析,为制定发电计划和电力系统发展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An integrated load analysis platform and its impleme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是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储能装置、新型用电设备的不断接入以及用电结构的不断变化,负荷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根据低压负荷的用电特性进行更精确的负荷特性分析、预测等。同时随着低压用电系统、配网系统的不断建设完善,已经具备对所有低压负荷进行精确建模和分析的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对主配用负荷进行一体化的精细建模,运用用电、配电和主网数据,根据电网模型分析和运行经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各种类型负荷不同层次的特征并找出特征信息之间的耦合关系,对多时段断面数据建立负荷特性聚类分析模型,综合当前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对全网负荷分类预测和综合预测。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接入模块,用于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外部环境获取主网负荷数据、配网负荷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数据接入模块,用于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外部环境获取主网负荷数据、配网负荷数据、用电负荷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行业数据和国民经济数据;/n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负荷属性关系、负荷联络关系、供电设备的设备命名和调度命名匹配映射,保证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供电设备名称在调度系统中能够识别;/n统一精细化建模模块,根据用户负荷属性关系、设备名称映射、电网网络结构,进行“变电站-10kV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客户”的多级统一精细化负荷建模,实现主配用三级调度用户负荷数据与模型共享与融合;/n一体化分析模块,根据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入模块,用于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外部环境获取主网负荷数据、配网负荷数据、用电负荷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行业数据和国民经济数据;
数据预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负荷属性关系、负荷联络关系、供电设备的设备命名和调度命名匹配映射,保证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供电设备名称在调度系统中能够识别;
统一精细化建模模块,根据用户负荷属性关系、设备名称映射、电网网络结构,进行“变电站-10kV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客户”的多级统一精细化负荷建模,实现主配用三级调度用户负荷数据与模型共享与融合;
一体化分析模块,根据精细化负荷模型,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自下而上汇集的负荷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行业数据、国民经济数据进行负荷成分识别、负荷聚类分析、负荷影响因素分析、综合负荷预测和运行趋势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入模块获取方式为异步文件形式,增量更新,存储在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中用户负荷属性关系包括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获取的低压负荷属性关系和从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中获取的高压负荷属性关系;其中,低压负荷属性关系包括用电客户属性、配变属性和馈线属性,高压负荷属性关系包括变电站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模块中供电设备的设备命名和调度命名匹配映射采用名称映射表,在馈线边界建立供电设备名称与调度命名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统一精细化建模模块根据电网、用电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自上而下形成“变电站-10kV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客户”的多级统一精细化负荷物理模型。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接入: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外部环境获取主网负荷数据、配网负荷数据、用电负荷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行业数据和国民经济数据;
(2)数据预处理,获取用户负荷属性关系、负荷联络关系、供电设备的设备命名和调度命名匹配映射,利用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拓扑技术和基于用采系统的拓扑技术,并根据设备名称映射表以及负荷属性关系表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保证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获取的供电设备名称在调度系统中能够识别;
(3)统一精细化建模,根据用户负荷属性关系、供电设备名称映射、电网网络结构,进行“变电站-10kV馈线-配变-低压线路-用电客户”的多级统一精细化负荷建模,实现主配用三级调度用户负荷数据与模型共享与融合;
(4)一体化分析,根据精细化负荷模型,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自下而上汇集的负荷数据,结合地理信息数据、气象数据、行业数据、国民经济数据进行负荷成分识别、负荷聚类分析、负荷影响因素分析、综合负荷预测和运行趋势分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配用一体化负荷分析平台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数据接入方式采用异步文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宇樊海锋程振华朱信颖屈卫锋李雷张超颜玮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连云港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