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双锥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501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剪切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持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套筒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筒、压板、通孔、连接杆、连接板、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杆和第一手轮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电缆进行固定,更好的保证了剥皮工作的进行,通过连接筒、齿轮圈、切刀、支撑板、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杆、第二手轮、滑块、滑槽、握把、电机和主动齿轮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的对电缆表面的保护层进行切断工作,省时省力,极大的提高了接线效率,而且还不会伤害工作人员的双手。

A peeling device for cable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
技术介绍
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和控制,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在电力工程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电缆进行接线工作,在接线之前需要对电缆进行剥皮工作,现有的剥皮工作一般都是工作人员手持刀具对电缆进行手动的剥皮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费时费时、效率低下,而且还有可能伤到工作人员的双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具备高效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剥皮工作一般都是工作人员手持刀具对电缆进行手动的剥皮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费时费时、效率低下,而且还有可能伤到工作人员双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剪切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持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内腔的顶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剪切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持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套筒(4),所述套筒(4)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压板(5),所述套筒(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压板(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部通过通孔(6)的内腔并延伸至套筒(4)的顶部,所述连接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顶部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9),所述第一螺纹孔(9)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套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接线的剥皮装置,包括固定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剪切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握持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套筒(4),所述套筒(4)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压板(5),所述套筒(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6),所述压板(5)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连接杆(7)的顶部通过通孔(6)的内腔并延伸至套筒(4)的顶部,所述连接杆(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顶部的轴心处开设有第一螺纹孔(9),所述第一螺纹孔(9)的内腔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套筒(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手轮(11),所述剪切机构(2)包括连接筒(12),所述连接筒(12)的左侧通过轴承与套筒(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筒(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圈(13),所述连接筒(12)右侧的顶部设置有切刀(14),所述切刀(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锥
申请(专利权)人:张双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