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
,特别涉及一种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为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资源,减少延误,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设置“直行待行区”正逐渐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新方法。但是,设置直行待行区造成了大量车辆二次停车,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在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大背景下,交通管理设计也应遵循环保理念,在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过程中,既要考虑安全、效率,更要考虑环保。因此,在环保、安全、效率因素共为前提下,交通路口是否需要设置直行待行区以及如何科学设置直行待行区,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科学评判直行待行区时都应该设置以及如何设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能够为交通路口的直行待行区设置提供依据,且通过该方法能够在提高交通路口通行效率的同时兼顾环保,减少人力、物力投入,可操作性强,易于推广。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考虑环保影响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基于目标交叉路口直行车道的历史通行数据信息,判断所述直行车道是否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n若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n根据预先设定的待行区长度取值规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目标交叉路口直行车道的历史通行数据信息,判断所述直行车道是否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
若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
根据预先设定的待行区长度取值规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设定的待行区长度取值规则为:
若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小于3N,则将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取值为0;
若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大于等于3N并小于6N,则将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取值为所述最大长度;
若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大于等于6N并小于9N,则将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取值为6N;
若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大于等于9N并小于12N,则将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取值为所述最大长度;
若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最大长度大于等于12N,则将所述直行车道的待行区的实际长度取值为12N;
其中,N为预设车身长度和车辆排队间隙之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交叉路口直行车道的历史通行数据信息,判断所述直行车道是否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直行车道在红灯期间的历史最大排队车辆长度是否延及上游交通路口;若是,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
否则,判断所述直行车道在红灯期间的历史最大排队车辆是否能在一次绿灯时间内全部清空;
若所述直行车道在红灯期间的历史最大排队车辆不能在一次绿灯时间内全部清空,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交叉路口直行车道的历史通行数据信息,判断所述直行车道是否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包括:
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持续采集所述目标交叉路口直行车道在绿灯开始前t秒和绿灯结束时所述直行车道的图像;其中,0≤t≤1;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每个绿灯开始前t秒所述直行车道内排队车辆长度;
判断是否有排队车辆长度大于等于第一长度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所述第一长度阈值等于所述目标交叉路口和上游交通路口间距;
否则,筛选出排队车辆长度大于第二长度阈值的图像对应的绿灯结束时所述直行车道的图像;
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筛选出的图像中所述直行车道内排队车辆长度;
计算筛选出的图像对应的绿灯开始前的所有排队车辆能在一次绿灯时间内全部清空的概率;
判断计算出的概率是否小于第一概率阈值,若是,则确定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考虑环保影响的交叉口直行待行区设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直行车道是否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件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直行车道符合预定待行区设置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杰,许强强,李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警察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