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390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包括对插的母端和公端,公端具有与母端头部形状相匹配的对插口,母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第一主体和第一外壳,公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端子、第二主体和第二外壳,第一主体尾部与线材固接,第一端子与线材的线芯连接,第二端子插入第一端子内形成电导通;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弹性臂,第二外壳设置有与弹性臂的楔形块卡接的扣位;第一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卡扣和盖子,卡扣和盖子分别与第一主体外壁卡接形成双重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母端第一屏蔽罩与公端全包围的第二屏蔽罩,实现360°屏蔽,网络传输更稳定;通过卡扣与第一主体卡接,通过盖子压住卡扣并限制第一主体移动,提高连接稳定性。

A vehicle Ethernet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著人们对汽车在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智慧化等要求越来越高,汽车高清车载娱乐系统、车联网系统、云服务及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车载以太网总线应运而生,可实现100mbit/s甚至20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时满足汽车行业低电磁辐射、低功耗、带宽分配、低延迟以及同步实时性等方面的要求。其中为了保证车载以太网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结构合理的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有的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普遍存在连接结构不稳定、屏蔽效果差、组装和拆装麻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屏蔽效果好的车载以太网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包括对插的母端和公端,所述公端具有与母端头部形状相匹配的对插口,所述母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第一主体和第一外壳,所述公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端子、第二主体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主体尾部与线材固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插的母端和公端,所述公端具有与母端头部形状相匹配的对插口,所述母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第一主体和第一外壳,所述公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端子、第二主体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主体尾部与线材固接,所述第一端子与线材的线芯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插入第一端子内形成电导通;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弹性臂,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有与弹性臂的楔形块卡接的扣位;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卡扣和盖子,所述卡扣和盖子分别与第一主体外壁卡接形成双重卡接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插的母端和公端,所述公端具有与母端头部形状相匹配的对插口,所述母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一端子、第一主体和第一外壳,所述公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第二端子、第二主体和第二外壳,所述第一主体尾部与线材固接,所述第一端子与线材的线芯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插入第一端子内形成电导通;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弹性臂,所述第二外壳设置有与弹性臂的楔形块卡接的扣位;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卡扣和盖子,所述卡扣和盖子分别与第一主体外壁卡接形成双重卡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包括第一绝缘体以及套设在第一绝缘体外侧的第一屏蔽罩,所述第二主体包括第二绝缘体和套设在第二绝缘体外侧的第二屏蔽罩,所述第二屏蔽罩设置有与第一屏蔽罩外壁接触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一屏蔽罩和第二屏蔽罩通过第一弹片形成电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和盖子一体成型于第一外壳,所述卡扣与盖子沿直线相对设置在第一外壳上所述卡扣与第一主体外壁的平面相平行,所述卡扣的根部与第一外壳固接并往第一外壳的尾部延伸,所述卡扣的末端开制有卡口;所述盖子的根部可转动的设置在第一外壳上,所述盖子的末端设置有台阶和挡块,所述挡块上设置有倒钩,所述第一主体外壁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外壳内壁开制有卡孔;所述第一主体的卡块卡入卡扣的卡口内,所述盖子的末端搭扣在卡扣末端,且所述台阶抵靠在卡扣外壁、所述挡块抵靠在第一主体尾部的端面、所述倒钩卡入卡孔以将第一主体固定在第一外壳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以太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一体成型于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侧壁设置有与轴向垂直的插孔,并在插孔边缘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卡扣位于安装槽内且末端往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武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林积为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