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包括壳体,壳体上从壳体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有贯通壳体的在水平方向上轴线与壳体头尾方向相垂直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设置在两通孔间的第一开口相导通,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第二开口,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相导通的并贯通壳体底部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四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第三开口,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第四开口相导通。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多个通孔和开口构成了双T型的安装结构,通过该结构就将装饰件在滑板车车头上予以牢固固定,解决了使用滑板车途中造成的装饰件脱落的问题。
A decorative part that can be installed on the front of a scoo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
本技术涉及用于滑板车的辅助用品,尤其是一种安装牢靠的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
技术介绍
滑板车起源于1817年,由于其速度适中,好学易操纵,还有刹车装置,一般情况下不容易摔倒,作为平时代步、普通娱乐的产品,适合于多种年龄层的使用,特别在青少年中更是让人爱不释手,都以拥有一辆滑板车为荣。滑板车对青少年正在发育完善的平衡系统更是有良好的锻炼效果。由于滑板车是一项新兴的运动,更是小孩子的最爱,而当小孩在玩滑板车时,除了要穿戴安全的防护用具外,也会在车上安装一些装饰件,而这些装饰件由于安装结构的问题,在使用滑板车的过程中,受到颠簸的影响装饰件会从滑板车上脱落,损坏装饰件,装饰件掉落在地上还会对使用者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牢靠的不易脱落的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尾部设有贯通壳体的在水平方向上轴线与壳体头尾方向相垂直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壳体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并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一开口相导通,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相导通的并贯通壳体底部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支架大小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第四开口相导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是圆形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邻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是对应于壳体头部的一端为弧形的U型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邻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是U型的或是从外向内成V型的开口。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是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通孔。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中心点的连线方向与壳体首尾方向相平行。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是动物头部形状的能产生弹性形变的壳体。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在第三开口的两端设置有相配合固定的固定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是处于水平方向的,就方便了同样处于水平方向的滑板车车把的安装,滑板车车把依次穿过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被固定于第一通孔中,而滑板车车把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是相适配的也使得滑板车车把不会与两通孔的孔壁之间形成过大的空隙,具有固定的作用,避免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端部也分别起到对滑板车车把的固定限位作用,同时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就分别构成T型的结构,与滑板车车把同样形成T型结构的竖向的滑板车车把支架就依次穿过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被固定于第三通孔中,相同原理下,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的端部也分别起到对滑板车车把支架的固定限位作用,通过这样的结构,在多重固定和限位的作用下,就将装饰件在滑板车车头上予以牢固固定,在滑板车的使用中,就解决了装饰件在滑板车上固定不牢而脱落的问题,消除了发生危险的原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尾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壳体2-第一通孔20-第一开口3-第二通孔30-第二开口4-第三通孔40-第四开口5-第四通孔50-第三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仅是参考附加图示的方向,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本专利技术必须具有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至图3中所示,一种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包括壳体1,壳体1可以依据不同需求设置成不同的形状,对于儿童使用的滑板车来说则将壳体1优先设计为不同动物头部的形状,而该壳体1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上的,为避免安装中刚性接触造成装饰件的损坏,则使得壳体1能够产生弹性形变,比如采用弹性材料如具有韧性和弹性的塑料来制造壳体,所述壳体1的尾部设有贯通壳体1的在水平方向上轴线与壳体1头尾方向相垂直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的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如图1中所示,所述壳体1的头尾是对应处于右左位置的,此时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就是贯通壳体前后壁的,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的轴线方向也就是前后方向的,两个通孔的中心点可以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可以是不同的水平线上,而为了安装的方便,所述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是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通孔。对于各通孔的形状来说,其可以是适配于滑板车车把的任意形状,所述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从壳体1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并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一开口20相导通,这样就决定了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在水平方向上是前后并列的,就形成了两个能固定滑板车车把的结构,两个通孔之间则由第一开口20来导通,第一开口20的形状则根据两个通孔间的距离以及通孔的形状来决定,在两个通孔距离较远时,第一开口20就是中部为条形的两个端部与通孔的形状相匹配的孔,在两个通孔相邻时,第一开口20就是没有中部的条形部分只有与通孔形状相匹配的两端部的孔,方便了安装,所述第二通孔3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1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二开口30,也就是说第二开口30是设置在壳体1尾端的并将外界与第二通孔3相导通,滑板车的车把穿过第二开口30就进入了第二通孔3中,进而再穿过第一开口20进入第一通孔2中,这样滑板车车把在第一通孔2中被限位固定,第一开口20的两端、第二通孔3、第二开口30的两端都能够对其予以限位,在使用中受到颠簸也不会使装饰件与滑板车车把的连接松脱造成危险,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对应相导通的并贯通壳体1底部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支架大小的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5,第三通孔4和第四通孔5的形状则依据滑板车车把支架的形状而定,此时第一通孔2和第三通孔4、第二通孔3和第四通孔5都在壳体上形成了T型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就使得装饰件也能与竖向的连接滑板车车把的滑板车车把支架连接固定,在装饰件安装在滑板车车把上后就不会围绕滑板车车把转动,装饰件的安装就更牢固,所述第四通孔5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1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的第三开口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尾部设有贯通壳体的在水平方向上轴线与壳体头尾方向相垂直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壳体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并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一开口相导通,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相导通的并贯通壳体底部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支架大小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第四开口相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尾部设有贯通壳体的在水平方向上轴线与壳体头尾方向相垂直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从壳体头部至尾部依次设置并通过设置在两者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一开口相导通,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穿过的第二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应相导通的并贯通壳体底部的适配于滑板车车把支架大小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的侧壁上设有贯通壳体尾端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通过设置在两者之间的能使滑板车车把支架穿过第四开口相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是圆形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邻设置,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邻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安装在滑板车车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茂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三人行动漫创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