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29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送料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第一运输车架和第二运输车架,所述第一运输车架的顶端一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固定座,且第一运输车架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弹簧柱,减震弹簧柱底端固接有旋转机构,旋转机构包括旋转装置、旋转杆、固定架和车轮轴,固定架内部通过车轮轴安装有车轮,固定架顶部通过旋转杆经分度盘与旋转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行走架可以智能的将送料装置移动到指定的机床进料端前,对机床进行送料工作,无需人力手动将送料装置推送到机床前,使得一个人可以看管多个机床,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输送效率;采用了转动板,装卸物料时可将其转动放下,推动物料,使装卸物料更加省时省力。

An intelligent walking frame for fee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
本技术属于送料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
技术介绍
汽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各种零部件,而零部件的生产就需要高精度和高效率,现有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往往需要人力手动将物料输送到设备中,然后工作人员启动设备进行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费时费力不说,加工效率也是较差,而且一个工作人员只能负责一个加工设备,无法兼顾多个加工设备,因此一个零部件生产车间需要许多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制作成本;目前市场上的输送车在物料搬运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输送车在输送相对大型的物料时,需人工抬起放置在输送车上,操作繁琐且劳动强度大,给工人带来严重的疲惫感,另外,输送车不能调节底板的长度,不能满足不同大小的物料搬运,使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搬运车在搬运相对大型的物料时,需人工抬起放置在搬运车上,操作繁琐且劳动强度大,给工人带来严重的疲惫感,另外,搬运车不能调节底板的长度,不能满足不同大小的物料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包括第一运输车架(4)和第二运输车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车架(4)的顶端一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固定座(3),且第一运输车架(4)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弹簧柱(5),减震弹簧柱(5)底端固接有旋转机构(15),旋转机构(15)包括旋转装置(154)、旋转杆(153)、固定架(152)和车轮轴(151),固定架(152)内部通过车轮轴(151)安装有车轮(6),固定架(152)顶部通过旋转杆(153)经分度盘与旋转装置(154)连接,固定架(152)一侧通过安装板(141)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通过光电编码器(142)与车轮轴(1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料装置用智能行走架,包括第一运输车架(4)和第二运输车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输车架(4)的顶端一侧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固定座(3),且第一运输车架(4)的底端对称安装有两个减震弹簧柱(5),减震弹簧柱(5)底端固接有旋转机构(15),旋转机构(15)包括旋转装置(154)、旋转杆(153)、固定架(152)和车轮轴(151),固定架(152)内部通过车轮轴(151)安装有车轮(6),固定架(152)顶部通过旋转杆(153)经分度盘与旋转装置(154)连接,固定架(152)一侧通过安装板(141)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通过光电编码器(142)与车轮轴(151)驱动连接;所述固定座(3)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机架(1),且固定座(3)的一侧安装有折叠旋钮(2),所述第一运输车架(4)的一端两侧均开设有滑槽(9),且滑槽(9)的内部等距离开设有六个锁紧凹槽(16),所述第二运输车架(11)安装在第一运输车架(4)的一侧,且第二运输车架(11)的一端固定有滑动连杆(10),所述滑动连杆(10)的一端安装有滑块(8),且滑块(8)上设置有与锁紧凹槽(16)相对应的锁紧螺栓(7),所述第二运输车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江浩吴克虎王强吴喜恩刘珍胡传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弘泽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