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视频会议、视频教学等双向通信在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广泛普及。服务器和客户端大多采用网络通信协议如TCP、UDP、SRT、RTSP等传输协议框架进行数据通信。服务器端在每个客户端接入后,都要启动新的线程和客户端进行通信,这样有多少个客户端,就需要启动多少个线程,由于需要对这些线程进行处理,系统必须在所有的线程之间进行切换,若同时处理多个线程的并发问题,采用上述的处理方式,服务器的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通过预先建立的虚拟容器中的连接通道,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n通过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n通过预先建立的虚拟容器中的连接通道,将所述业务请求传输至工作线程,以使所述工作线程执行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操作,并获得执行结果,其中,所述虚拟容器是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设置的;/n将所述执行结果返回至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虚拟容器;/n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将所述虚拟容器中的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终端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
通过预先建立的虚拟容器中的连接通道,将所述业务请求传输至工作线程,以使所述工作线程执行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操作,并获得执行结果,其中,所述虚拟容器是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设置的;
将所述执行结果返回至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虚拟容器;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将所述虚拟容器中的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请求,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上层网络传输协议发送的socket请求,其中,所述socket请求中包括所述上层网络传输协议的协议类型;
相对应地,
所述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将所述虚拟容器中的执行结果返回至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IOCP模型,将所述虚拟容器中的执行结果采用与所述上层网络传输协议的协议类型对应的上层网络传输协议返回至所述终端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线程至少包括接收子线程和发送子线程,
所述通过预先建立的虚拟容器中的连接通道,将所述业务请求传输至工作线程,以使所述工作线程执行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操作,并获得执行结果,其中,所述虚拟容器是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设置的,包括:
通过所述预先建立的虚拟容器中的连接通道,将所述业务请求传输到所述接收子线程,以使所述接收子线程按照接收到的所述业务请求的先后顺序执行所述业务请求对应的操作,并生成所述执行结果,其中,所述虚拟容器是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设置的;
将所述执行结果传输到所述发送子线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执行结果返回至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虚拟容器,包括:
通过所述连接通道,将所述发送子线程中的所述执行结果按照先后顺序,返回至与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虚拟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龙,李云鹏,吕亚亚,杨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