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80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包括光源和导光板,导光板包括与光源相对的入光面、上表面、下表面和与入光面相对的侧表面,上表面与下表面相互平行,特点是上表面外设置有导光外膜,上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使在导光板内传输的光线从上表面射出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导光外膜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光学微结构相对的第二光学微结构,第二光学微结构能够使第一光学微结构射出的光线从导光外膜的外表面射出,优点在于出光单向性好,可以保证只有一个方向出光,光学薄膜一次成型,工艺难度小,产品良率高;此结构导光内膜可以和导光板合并,产品能够实现一体化成型,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

A transparent light source system for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光源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
技术介绍
透明光源系统是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系统;其原理如下:当环境光较强时,环境光线透过透明光源系统,进入显示装置,之后反射到人眼中,并使此时光线携带显示信息;当环境光较弱时,透明光源自身发出光线,进入显示装置后反射到人眼中,使人眼接受到足够能量的光线以识别显示信息,此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符合节能场景需求。专利US20180052274A1公开了一种薄膜导光膜,如图1所示。在导光膜上制作微结构,使光线经过微结构后破坏其传播的全反射条件,之后在另一面出射,将多层此种结构的导光膜压合构成薄膜导光膜,在光学上各层导光膜为单个个体。此种结构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同时效率较低。专利CN109031512A公开的导光膜结构为梯形结构,如图2所示。将此导光膜与导光板用胶层粘结在一起,相当于在导光板表面存在一倒梯形结构,光线射入到倒梯形结构侧面发散全反射后,在梯形底面出光。此种导光膜结构,其需要胶层将两层结构粘结在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包括与所述的光源相对的入光面、上表面、下表面和与所述的入光面相对的侧表面,所述的上表面与所述的下表面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面外设置有导光外膜,所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使在所述的导光板内传输的光线从所述的上表面射出的第一光学微结构,所述的导光外膜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相对的第二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能够使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射出的光线从所述的导光外膜的外表面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包括光源和导光板,所述的导光板包括与所述的光源相对的入光面、上表面、下表面和与所述的入光面相对的侧表面,所述的上表面与所述的下表面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表面外设置有导光外膜,所述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能够使在所述的导光板内传输的光线从所述的上表面射出的第一光学微结构,所述的导光外膜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相对的第二光学微结构,所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能够使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射出的光线从所述的导光外膜的外表面射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板与所述的导光外膜之间设置有导光内膜,所述的导光内膜的下表面与所述的导光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设置在所述的导光内膜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光外膜的外表面与所述的导光内膜的下表面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透明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学微结构为沿光线传输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一条形独立结构,所述的第一条形独立结构的宽度尺寸小于显示装置的最小像素尺寸,所述的第二光学微结构为沿光线传输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第二条形独立结构,所述的第二条形独立结构的宽度尺寸小于显示装置的最小像素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鹏陈玉雷张蕊蕊李同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晶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