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智慧黑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922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智慧黑板,其中,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边框组件,边框组件包括下边框和可拆卸设置在下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拐角件,下边框的边框本体具有第一侧面,其上间隔凸出设置有支撑凸部和置物凸部,置物凸部凸出于玻璃盖板的显示侧,边框本体内设有容纳腔,边框本体连接拐角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拐角件包括拐角本体,拐角本体上凸出设置有弧形凸部和连接凸部,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支撑凸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另一端连接弧形凸部,弧形凸部远离连接凸部的一端与置物凸部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高。

Display device and intelligent black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及智慧黑板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包含该显示装置的智慧黑板。
技术介绍
智慧黑板通常包括拼接成型的电子平板和书写板,电子平板可以触控操作,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而书写板可以供教师书写板书,以板书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电子平板和书写板结合,可以实现传统教学和电子教学结合,提升教学效果。目前,为了便于防止笔等物品,通常在智慧黑板的下边框上开设防止笔等物品的笔槽,笔槽的槽口正对操作者,笔槽通常沿下边框的长度方向开设,下边框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对应笔槽一体成型有封堵件,封堵件可以防止笔槽内的笔等物品脱落。现有的智慧黑板存在以下缺陷:1、笔槽内陷于智慧黑板的显示侧面,使用者在拿取物品时,手背容易刮碰到槽口上侧,极易刮伤使用者的手背;2、下边框两端一体成型封堵件,增加了下边框的制造难度;3、现有的下边框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大多都是直边结构,棱角较多,使用时容易刮伤操作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智慧黑板,其制造成本低,使用安全性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围设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周部的边框组件,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玻璃盖板,所述边框组件包括下边框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拐角件;所述下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同侧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间隔凸出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玻璃盖板的支撑凸部和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凸部,所述支撑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高度为L1,所述置物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高度为L2,L2大于L1,且所述置物凸部凸出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所述边框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拐角件包括拐角本体,所述拐角本体可由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拐角本体通过螺钉与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本体上凸出设置有弧形凸部和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凸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远离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置物凸部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拐角本体具有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同侧的拐角侧面,所述连接凸部凸出于所述拐角侧面的高度为L3,L3-L1=H1,H1不小于0.1mm;和/或,所述弧形凸部连接所述置物凸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拐角侧面的高度为L4,L4-L2=H2,H2不小于0.1mm。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凸部的高度由连接所述置物凸部的一端朝向连接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弧形凸部连接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的高度等于所述连接凸部的高度。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凸部具有与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件的端面抵接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的形状与所述边框本体的连接所述拐角件的端面的形状相匹配。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拐角本体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的一端连接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拐角本体的厚度,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拐角本体之间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限位台阶位于所述拐角本体靠近所述第二侧面的一侧,并与所述边框本体设有所述第一开口的端面抵接。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凸部靠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面凸出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边框组件还包括内框,所述内框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的非显示侧,所述限位凸部设置在所述内框远离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框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四侧边的框条,相邻两个所述框条通过转角件连接,所述转角件设置在所述限位凸部与所述玻璃盖板之间。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框与所述玻璃盖板粘接,所述下边框通过螺钉与所述内框连接。作为显示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三侧面,所述第三侧面靠近所述显示模组的中心,所述第三侧面上凸出设置有卡钩;所述内框远离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卡钩与所述卡口卡接。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慧黑板,包括电子平板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电子平板一侧的书写板,所述电子平板为所述的显示装置。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置物凸部凸出于第一侧面的高度设置为大于支撑凸部凸出于第一侧面的高度,置物凸部可以作为放置笔等物品的平台,无需设置额外的笔盒等结构,降低了制造和安装成本,且置物凸部设置为凸出于玻璃盖板的显示侧,因此可以避免操作者在拿取置物凸部上的物品时手刮碰支撑凸部,有效防止操作者的手刮伤;通过将下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可拆卸设置拐角件,可以利用拐角件封堵下边框的两端,降低下边框的制造难度,同时拐角件的通用性强,可以应用于不同长度的下边框,满足多种尺寸的显示装置的需求。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慧黑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平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平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边框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下边框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6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拐角件的第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拐角件的第二视角立体示意图。图中:1、下边框;11、边框本体;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13、第三侧面;114、容纳腔;115、第一开口;116、第二开口;12、支撑凸部;121、倾斜过渡面;13、置物凸部;131、弧形面;14、卡钩;141、卡钩本体;142、卡接部;2、玻璃盖板;3、拐角件;31、拐角本体;32、弧形凸部;321、抵接面;33、连接凸部;34、插接部;341、限位台阶;35、限位凸部;4、内框;41、卡口;5、转角件;6、功能模块;100、电子平板;200、书写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围设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周部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玻璃盖板,所述边框组件包括下边框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拐角件;/n所述下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同侧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间隔凸出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玻璃盖板的支撑凸部和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凸部,所述支撑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高度为L1,所述置物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高度为L2,L2大于L1,且所述置物凸部凸出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所述边框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n所述拐角件包括拐角本体,所述拐角本体可由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拐角本体通过螺钉与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本体上凸出设置有弧形凸部和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凸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远离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置物凸部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围设在所述显示模组的周部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玻璃盖板,所述边框组件包括下边框和可拆卸设置在所述下边框长度方向的两端的拐角件;
所述下边框包括边框本体,所述边框本体具有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同侧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间隔凸出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玻璃盖板的支撑凸部和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凸部,所述支撑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高度为L1,所述置物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高度为L2,L2大于L1,且所述置物凸部凸出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所述边框本体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件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
所述拐角件包括拐角本体,所述拐角本体可由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拐角本体通过螺钉与所述边框本体连接,所述拐角本体上凸出设置有弧形凸部和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凸部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另一端连接所述弧形凸部,所述弧形凸部远离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与所述置物凸部长度方向的端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本体具有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显示侧同侧的拐角侧面,所述连接凸部凸出于所述拐角侧面的高度为L3,L3-L1=H1,H1不小于0.1mm;和/或,
所述弧形凸部连接所述置物凸部的一端凸出于所述拐角侧面的高度为L4,L4-L2=H2,H2不小于0.1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凸部的高度由连接所述置物凸部的一端朝向连接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逐渐减小,且,所述弧形凸部连接所述连接凸部的一端的高度等于所述连接凸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嘉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