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0月1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8/110301、申请名称为“指纹检测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的PCT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生物识别领域,尤其涉及指纹识别装置及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手机的屏占比越来越大,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顺势成为潮流,光学屏下指纹技术率先进入商用,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均发布了光学屏下指纹机型,国际品牌厂商的屏下指纹技术新机也在紧密锣鼓地研发中。目前的光学屏下指纹技术基本都应用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等自发光的手机屏幕上,利用这类屏幕包括的自发光的屏幕像素作为光源,光线照射到手指上经过手指反射,透过手机屏幕和特殊光学镜头,被屏下的传感器接收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屏幕,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感应区域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n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用于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的下方边缘区域且与所述液晶面板互不遮挡,以通过所述玻璃盖板照射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指纹感应区域上方的手指并在所述手指产生返回光;/n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下方以接收穿过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返回光,并根据所述返回光对所述手指进行所述指纹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015 CN PCT/CN2018/1103011.一种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屏幕,所述指纹识别装置的指纹感应区域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显示区域,其中,所述指纹识别装置包括:
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用于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的下方边缘区域且与所述液晶面板互不遮挡,以通过所述玻璃盖板照射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的指纹感应区域上方的手指并在所述手指产生返回光;
指纹识别模组,用于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下方以接收穿过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返回光,并根据所述返回光对所述手指进行所述指纹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的发光平面与所述玻璃盖板的表面之间具有预定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的发光平面与所述玻璃盖板的表面之间的预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至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至45°。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和所述玻璃盖板之间填充有光学斜台或光学胶,所述光学斜台或者所述光学胶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的发光平面和所述玻璃盖板的表面之间形成所述预定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遮挡物,所述遮挡物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的周围,用于限制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的发光范围以使其更好地照射到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幕上方的手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非可见光源包括至少一个红外灯,且每个红外灯的发光波长的范围为760nm至1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红外灯的发光波长为850nm或940n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两组红外灯,所述两组红外灯分别设置在所述指纹感应区域的两侧,且二者到所述指纹感应区域的中心的距离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红外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指纹感应区域的中心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展,张玮,青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