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电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7718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电脑,包括显示器组件,支架组件,多功能定义底座和主板模块盒,以支架组件为核心,其分别与多功能定义底座和主板模块盒分别通过两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进行插拔式电连接,且显示器组件也安装于支架组件上,以使得不安装主板模块盒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显示器单独使用,插入主板模块盒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作为计算机使用;通过这一模块化设计,插拔式电连接使用户更为方便地对不同的模块进行拆卸更换,且多功能定义底座可以依据不同的客户需求进行进一步个性化定制。

A modular compu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电脑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脑组合体,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电脑。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市场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伴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大众对于计算机的需求不再仅局限于高性能与易携带这二者之间,根据自身需求又选择地搭配电脑配置逐渐成为了人们更进一步的需求。组装机成为了解决个性定制化的一条主要道路,于市场上采购不同型号的零配件,再进行整体安装,对于个人用户而言,需要强大的电脑知识,且所采购的零配件往往来源于不同品牌厂家,采购流程复杂,同时尽管现今零件标准化工作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依旧会由于功率匹配,零件兼容或安装空间等问题,出现无法安装的状况,而对于生产厂商而言,大量不同型号的零件装配,对于供方采购的效率,生产线的进度和工人的技能熟练度要求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尽管人们目前依旧对组装电脑趋之若鹜,但以上的两大缺点阻止了组装机这一个性化订制方案的大规模发展;模块化设计则因此成为了订制电脑的发展方向。全模块化的设计,大大降低了个人用户的组装门槛,不用过于高深的电脑知识,无需担心兼容或者过时的问题,同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电脑,包括显示器组件(1)、支架组件(2)、底座、主板模块盒(4)和两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可自定义内置模块和接口的多功能定义底座(3),所述支架组件(2)下端与所述多功能定义底座(3)上端面之间通过一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进行插拔式电连接,所述主板模块盒(4)与所述支架组件(2)之间通过一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进行插拔式电连接,所述支架组件(2)前端与显示器组件(1)安装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电脑,包括显示器组件(1)、支架组件(2)、底座、主板模块盒(4)和两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可自定义内置模块和接口的多功能定义底座(3),所述支架组件(2)下端与所述多功能定义底座(3)上端面之间通过一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进行插拔式电连接,所述主板模块盒(4)与所述支架组件(2)之间通过一组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进行插拔式电连接,所述支架组件(2)前端与显示器组件(1)安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插头及接口底座分别为第一金手指母座(23),第一金手指公头(42),第二金手指母座(31)和第二金手指公头(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包括支架前板(21)和支架后板(22),所述支架前板(21)与所述支架后板(22)相互平行,且二者之间距离与主板模块盒(4)厚度一致,所述支架后板(22)后端面为电源接口(221)及网络接口(222),所述支架前板(21)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器支撑架(2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组件(2)还包括走线腔体(28),所述走线腔体(28)前端面与后端面分别与支架前板(21)和支架后板(22)内端面下侧固定连接,且其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金手指公头(26),上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金手指母座(23)及微动开关(24),且其上端面对称分布有两个限位槽(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前板(21)和所述支架后板(22)内端面分布对称竖直分布有两条滑轨(27),所述滑轨(27)自所述支架前板(21)和所述支架后板(22)上端面延伸至走线腔体(28)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电脑,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支撑架(29)为板状结构,其前端固定安装有铰接杆(291),且所述铰接杆(291)内部有走线空腔(2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攀升鼎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