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704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6:2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打孔组件和激光定位组件,支撑底板包括相对设置且一端相铰接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分别用于与待打孔的叶片的上壳体的外表面、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打孔组件的一端与上支撑板连接,打孔组件的另一端延伸出上支撑板;激光定位组件的一端与下支撑板连接,激光定位组件的另一端延伸出下支撑板。本申请实施例利用激光定位组件在叶片的下壳体内侧定位目标下孔位置,当打孔组件的预测打孔位置偏离目标下孔位置时,及时对打孔组件的打孔角度进行调整,保证打孔组件能够在下壳体上精准地打出下孔,从而解决了下孔出现偏差的问题。

Positioning drilling device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
本申请涉及风力发电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机组由于高度较高,且常安装在旷野、山地等易遭受雷击地区,并且机组的叶片和机舱都是由不能传导雷电的复合材料组成,雷击对叶片具有致命的危害,因此风力发电机叶片装防雷的接闪器,一般生产工艺是叶片成型后,在叶片上下壳体打螺栓孔,然后安装铝板或铜板接闪器底座,在底座上安装接闪器。现有技术一般是在叶片上下两个壳体分别打孔,但是这样操作的缺点是需要翻转叶片,或在叶片下壳体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为此,如果在上壳体打通孔,则效率提高很多。但这样操作上孔的位置容易确定,但由于通孔的长度比较长,下孔易有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用以解决在现有风力发电机组叶片上打通孔时易发生下孔偏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且一端相铰接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且一端相铰接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分别用于与待打孔的所述叶片的上壳体的外表面、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n打孔组件,所述打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连接,所述打孔组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上支撑板,用于朝向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的目标上孔位置、或穿透所述目标上孔位置后朝向目标下孔位置;/n激光定位组件,所述激光定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板连接,所述激光定位组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下支撑板,用于使得射出的激光穿透所述下壳体并在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中显示出作为所述目标下孔位置的光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座,包括相对设置且一端相铰接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分别用于与待打孔的所述叶片的上壳体的外表面、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
打孔组件,所述打孔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上支撑板连接,所述打孔组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上支撑板,用于朝向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的目标上孔位置、或穿透所述目标上孔位置后朝向目标下孔位置;
激光定位组件,所述激光定位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下支撑板连接,所述激光定位组件的另一端延伸出所述下支撑板,用于使得射出的激光穿透所述下壳体并在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中显示出作为所述目标下孔位置的光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的第一吸附部件,所述下支撑板的内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固定的第二吸附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附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贴合的第一吸盘,所述第一吸盘对应设置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吸盘连接,所述第一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上支撑板上预留的第一吸气孔连接;
所述第二吸附部件包括用于与所述下壳体的外表面贴合的第二吸盘,所述第二吸盘对应设置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盘连接,所述第二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下支撑板上预留的第二吸气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的定位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的数量均为多个,各所述第一气管的长度根据对应的所述第一吸气孔与所述上壳体的直线距离设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阁李小明季通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