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的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车体、车座、电机、直尺、断面测定仪、断面打印机和水准泡,车体活动安装在车座顶部,电机安装在车座的底部。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在车体与车体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实现了可以对车体进行任意的上升和下降,更加方便的对隧道侧壁进行平整度的检测,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而言,无需借助辅助工具,降低了检测的配合难度,通过设置伸缩杆、吸盘、固定杆和调节旋钮,移动伸缩杆,将两个伸缩杆顶端的吸盘吸附在隧道侧壁上,通过固定杆和调节旋钮对直尺进行移动和调节,解决了由于隧道堆土造成无法直接与侧壁靠近进行检测的问题。
Detection device for flatness of side wall of arch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的检测
,具体为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速度第一大国。2011年以来,公路隧道年均净增已超1000公里。隧道施工监控及质量检测是保证隧道质量、安全性的重要控制方式。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大面平整度检测装置(201720433936.2),包括调平系统、支座系统、数据采集及绘制系统三部分,断面测定仪沿铝合金尺匀速前进,进而可以自动绘制测试范围内的平整度图。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隧道内常存在大量的隧道堆土,使用现有的技术无法对隧道侧壁面进行检测,需要绕开堆土才能检测,其次,隧道内由于高度较高,还需要辅助装置例如起吊机等进行辅助作业,很难达到良好的配合对隧道侧壁进行检测,增加了检测的难度。因此,针对以上的问题,亟需提出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具备无需借助辅助工具、降低了检测的配合难度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绕开堆土才能检测和需要辅助装置例如起吊机等进行辅助作业,很难达到良好的配合对隧道侧壁进行检测,增加了检测的难度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无需借助辅助工具、降低了检测的配合难度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车体、车座、电机、直尺、断面测定仪、断面打印机和水准泡,车体活动安装在车座顶部,电机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机均通过电机罩固定安装在车座的底部,直尺活动安装在车体的顶部,断面测定仪、断面打印机活动安装在直尺壁面上且灵活滑动,水准泡固定安装在直尺壁面中部,车体顶部两侧壁面中部设置有可以伸缩的伸缩杆,车体顶部两侧壁面均开设有卡合槽,且卡合槽的底部为弧形,两个伸缩杆均卡合在两侧的卡合槽腔内且能够自由伸缩,两个伸缩杆外侧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吸盘,两个伸缩杆竖直方向的壁面内均开设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腔内均卡合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顶端均与直尺底部壁面固定连接,且直尺与水平地面保持平行,两个固定杆的底端为弧形且卡合在滑动槽腔内,两个滑动槽的底部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贯穿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的底部均设置有调节旋钮,调节旋钮由螺纹杆和螺纹转盘组成,螺纹杆贯穿滑槽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底部,螺纹转盘螺纹连接着在螺纹杆上,车体与车座正面壁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步梯,直尺设置在伸缩杆顶部,车座顶部壁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四个套筒均伸入在车座两侧壁面内,车体两侧底部壁面开设有与四个套筒相互卡合的收缩仓,四个支撑腿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圆锥形的斜齿轮A,车座与车体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机构,其每组升降机构均由电机带动,升降机构由斜齿轮B、转动杆、转动柱、升降杆、导向杆、斜齿轮C和斜齿轮D组成且数量均为两个,斜齿轮B、斜齿轮C和斜齿轮D均为圆锥形的斜齿轮,转动杆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分别贯穿电机罩壁面和车座壁面且分别与斜齿轮B和斜齿轮B固定连接,斜齿轮B与斜齿轮A啮合,转动柱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腔内底部且斜齿轮D固定安装在转动柱的底部外壁上,斜齿轮D与伸入在套筒腔内转动杆外壁上的斜齿轮C啮合,转动柱顶端外壁开设有螺纹,导向杆为凹字形形且固定凸起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腔内壁面上,导线杆与转动柱外壁开设的螺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升降杆为L形,升降杆较短一侧壁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和通孔,升降杆的螺纹孔与转动柱螺纹连接,升降杆的通孔与导向杆套接,升降杆较长一端顶部固定连接在收缩仓腔内。优选的,所述车座底部通过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优选的,四个所述万向轮上均设置有刹车片。优选的,所述两组步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组扶手。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杆靠近断面测定仪一侧的壁面上均雕刻有刻度。优选的,所述且车体上侧的步梯底端均能够与车座上的步梯进行卡合。(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直尺、断面测定仪、断面打印机和水准泡,检测人员站在车体的上方,将直尺与隧道侧壁贴合,利用水准泡将直尺调整水平,启动断面测定仪和断面打印机,实现对隧道侧壁平整度的检测。2、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在车体与车体之间设置升降机构,实现了可以对车体进行任意的上升和下降,更加方便的对隧道侧壁进行平整度的检测,与传统的技术相比较而言,无需借助辅助工具,降低了检测的配合难度。3、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伸缩杆、吸盘、固定杆和调节旋钮,移动伸缩杆,将两个伸缩杆顶端的吸盘吸附在隧道侧壁上,通过固定杆和调节旋钮对直尺进行移动和调节,解决了由于隧道堆土造成无法直接与侧壁靠近进行检测的问题。4、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在伸缩杆上雕刻刻度,实现了在对伸缩杆进行调节时,两个伸缩杆能够进行刻度的比较,同时在伸缩杆上调节固定杆时,也可以通过移动固定杆的刻度达到两个固定杆的同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5、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在车座的底部设置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底部设置四个万向轮,实现了可以通过推动车座在隧道内进行移动,推动四个万向轮将堆土位于到车座的下方,解决了遇到堆土需要避开的问题。6、该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在车体与车座之间设置两组步梯和扶手,实现了检测人员可以通过攀爬步梯和借助扶手到达车体上,提高了检测人员工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B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C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D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E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车座、3电机、4直尺、5断面测定仪、6断面打印机、7水准泡、8升降机构、801斜齿轮B、802转动杆、803转动柱、804升降杆、805导向杆、806斜齿轮C、807斜齿轮D、9斜齿轮A、10套筒、11收缩仓、12万向轮、13卡合槽、14伸缩杆、15吸盘、16滑动槽、17固定杆、18调节旋钮、1801螺纹杆、1802螺纹转盘、19滑槽、20步梯、21扶手、22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车体1、车座2、电机3、直尺4、断面测定仪5、断面打印机6和水准泡7,断面测定仪5、断面打印机6、水准泡7和电机3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断面测定仪5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车体(1)、车座(2)、电机(3)、直尺(4)、断面测定仪(5)、断面打印机(6)和水准泡(7),车体(1)活动安装在车座(2)顶部,电机(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机(3)均通过电机罩固定安装在车座(2)的底部,直尺(4)活动安装在车体(1)的顶部,断面测定仪(5)、断面打印机(6)活动安装在直尺(4)壁面上且灵活滑动,水准泡(7)固定安装在直尺(4)壁面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两侧壁面中部设置有可以伸缩的伸缩杆(14),直尺(4)设置在伸缩杆(14)顶部,车座(2)顶部壁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10),四个套筒(10)均伸入在车座(2)两侧壁面内,车体(1)两侧底部壁面开设有与四个套筒(10)相互卡合的收缩仓(11),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圆锥形的斜齿轮A(9),车座(2)与车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机构(8),且每组升降机构(8)均由电机(3)带动;/n所述升降机构(8)由斜齿轮B(801)、转动杆(802)、转动柱(803)、升降杆(804)、导向杆(805)、斜齿轮C(806)和斜齿轮D(807)组成且数量均为两个,斜齿轮B(801)、斜齿轮C(806)和斜齿轮D(807)均为圆锥形的斜齿轮,转动杆(802)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分别贯穿电机罩壁面和车座(2)壁面且分别与斜齿轮B(801)和斜齿轮B(806)固定连接,斜齿轮B(801)与斜齿轮A(9)啮合,转动柱(803)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10)腔内底部且斜齿轮D(804)固定安装在转动柱(803)的底部外壁上,斜齿轮D(804)与伸入在套筒(10)腔内转动杆(802)外壁上的斜齿轮C(806)啮合,转动柱(803)顶端外壁开设有螺纹,导向杆(805)为凹字形形且固定凸起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10)腔内壁面上,导线杆(805)与转动柱(803)外壁开设的螺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升降杆(804)为L形,升降杆(804)较短一侧壁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和通孔,升降杆(804)的螺纹孔与转动柱(803)螺纹连接,升降杆(804)的通孔与导向杆(805)套接,升降杆(804)较长一端顶部固定连接在收缩仓(11)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拱形隧道侧壁平整度检测装置,包括车体(1)、车座(2)、电机(3)、直尺(4)、断面测定仪(5)、断面打印机(6)和水准泡(7),车体(1)活动安装在车座(2)顶部,电机(3)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电机(3)均通过电机罩固定安装在车座(2)的底部,直尺(4)活动安装在车体(1)的顶部,断面测定仪(5)、断面打印机(6)活动安装在直尺(4)壁面上且灵活滑动,水准泡(7)固定安装在直尺(4)壁面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顶部两侧壁面中部设置有可以伸缩的伸缩杆(14),直尺(4)设置在伸缩杆(14)顶部,车座(2)顶部壁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套筒(10),四个套筒(10)均伸入在车座(2)两侧壁面内,车体(1)两侧底部壁面开设有与四个套筒(10)相互卡合的收缩仓(11),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圆锥形的斜齿轮A(9),车座(2)与车体(1)之间设置有两组升降机构(8),且每组升降机构(8)均由电机(3)带动;
所述升降机构(8)由斜齿轮B(801)、转动杆(802)、转动柱(803)、升降杆(804)、导向杆(805)、斜齿轮C(806)和斜齿轮D(807)组成且数量均为两个,斜齿轮B(801)、斜齿轮C(806)和斜齿轮D(807)均为圆锥形的斜齿轮,转动杆(802)两端通过两个轴承分别贯穿电机罩壁面和车座(2)壁面且分别与斜齿轮B(801)和斜齿轮B(806)固定连接,斜齿轮B(801)与斜齿轮A(9)啮合,转动柱(803)底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套筒(10)腔内底部且斜齿轮D(804)固定安装在转动柱(803)的底部外壁上,斜齿轮D(804)与伸入在套筒(10)腔内转动杆(802)外壁上的斜齿轮C(806)啮合,转动柱(803)顶端外壁开设有螺纹,导向杆(805)为凹字形形且固定凸起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套筒(10)腔内壁面上,导线杆(805)与转动柱(803)外壁开设的螺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升降杆(804)为L形,升降杆(804)较短一侧壁面中部开设有螺纹孔和通孔,升降杆(804)的螺纹孔与转动柱(803)螺纹连接,升降杆(804)的通孔与导向杆(805)套接,升降杆(804)较长一端顶部固定连接在收缩仓(11)腔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辰霏,李永生,邹燕,魏正航,李龙,张佳乐,刘威,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